九年级上第一章科学教案
- 资源简介:
约6900字。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
2、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变化
重点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
药品器材: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
教学过程:
引入: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结合课本第2页图说明它们分别属于何种变化?
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一、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举例: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绿叶的变化、钢铁的熔化、铁丝的形变、水的电解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 观察形状、颜色
2、 晶体的溶解
3、 和氢氧化钠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4、 晶体受热分解(写出化学方程式)
5、 硫酸铜粉末逐滴加水(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实验中,哪些实验有颜色变化?有沉淀产生?有状态的改变?
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二、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演示实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2、演示实验:白色硫酸铜粉末加水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水的存在
课堂练习:课本第5页练习1-3题
作业:作业本
第2节 探索酸的性质(3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酸的涵义和酸的电离产物
2、了解酸碱指示剂及其使用方法
3、了解盐酸和硫酸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它们的用途
4、能够通过实验来探索酸的性质
重点难点:酸的性质
药品器材: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白醋、生锈的铁钉、鸡蛋壳、氧化铜、氯化钡、硝酸银、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出示一个青桔子,让学生说出看到它的即时感受――酸
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酸的?
那么酸是怎样的一类物质呢?
一、什么是酸
学生:书写盐酸、硫酸和硝酸三大强酸的电离方程式,并思考它们电离产物的共同之处
强调:酸的涵义: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
电离通式:酸=H++酸根阴离子
思考:NaHSO4=Na++H++SO42- NaHSO4是不是一种酸?
二、酸碱指示剂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