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40字。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路图》,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学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6个部分对本节课做如下说明:
一、说教学内容:
《电路图》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4章第1 节内容,共1 个课时,属于物质科学领域。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2011版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为: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会画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本节内容是学生继小学科学学习了电和磁,电从哪里来之后,进一步学习电路和电路图,是对电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通过按课本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并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变化的活动,体验电路连接,认识电路的各个基本组成元件;通过电池短路的活动,感受电源短路的危害;再通过图表学会识别电路元件符号,学会电路图的画法,最后再通过尝试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的活动练习电路图的绘制。以上这些又为后续学习电流、电阻、电压做好铺垫,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延续性和逻辑性。
二、说学情:(分析教学对象)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对电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学生对电的本质特别是电学理论是陌生的。在心理上,初中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较难理解电这一抽象的知识及应用。小学与初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且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过程,能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因此,在电路图的教学中,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及小组合作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学习任务和学习者分析,依照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2011版对《电路图》这节课的教学要求,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如下:
教学重点:1、电路的组成、状态和连接。2、实物图转换为电路图。
教学难点:短路的概念及规范正确地画出电路图。
四、说目标(归纳教与学的任务):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和学习者分析,结合科学课程标准对该部分内容学习的要求,现确定以下四维的教学目标:
1. 科学探究:
通过了解实物图与电路图之间互相转化,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2. 科学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能说出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 能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3) 会画电路符号,能用电路符号画出一个简单电路图。
(4) 初步识别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