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2年科学中考分类汇编:探究题(一)
- 资源简介:
约10720字。
浙江省2012年科学中考分类汇编:探究题(一)
(杭州义乌绍兴金华温州宁波)
杭州市
29(6分)我们可以利用如图一所示装置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适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黑暗时,甲处测到的CO2主要来自、等。
(3)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CO2量的关系如图二,说明在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如图三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可有人于黑暗环境中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和动物同样会使空气变污浊。据他们的实验和学过的知识,你得出的结论是。
30.(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
①在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反应结束后过滤。
②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析出硫酸亚铁晶体。
③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低温的水洗涤晶体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①过滤时,所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了漏斗、烧杯外,还需。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步骤③中洗涤晶体用的水必须少量且低温,其原因是
(4)为了判断步骤③中晶体表面吸附的硫酸是否洗净,有人向第3次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以此证明该晶体并未洗净。该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31.(8分)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溶解了空气中SO2及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请回答下列有关酸雨的问题:
(l)要测定某地采集到的雨水是否为酸雨,下列提供的试剂(试纸)中宜取用
A.蓝色石蕊试纸B.紫色石蕊溶液C.无色酚酞试剂D.pH试纸
(2)已知CO2的饱和溶液常温下pH不小于5.6。通常空气中CO2的含量大于SO2的含量,但人们反而将空气中的SO2认定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同学想通过如右图的实验寻找证据,你认为下一步的实验步骤是测定,只要出现的实验结果,就可认定SO2溶于水有形成酸雨的可能。
(3)已知SO2与CO2有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亚硫酸钙(CaSO3)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CaCl2,溶液本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 SO2+CaCl2+H2O== CaSO3↓十2HCI
B.SO2+2NaOH==Na2SO3+H2O
C.Na2SO3+CaCl2= CaSO3↓+2NaCI
D.H2SO3 +2NaOH= Na2SO3+2H2O
32(8分)某同学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为6伏,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伏,他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他调节滑动变阻器清片的位置,观察小灯泡发光的情况,并记录电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L的额定攻率为_____瓦。
(3)小施同学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后,发现还能求得小灯泡的电阻,于是他分别算出了所给的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阻并取平均值。你认为小施同学的做法对吗?清说明理由。
33.(10分)将一些能较好吸收和发射红外线的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锌等)通过特殊工艺织人纤维,然后用该种纤维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