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器》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050字。
第二节 常用电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常见的导体、绝缘体;
(2)知道导体、绝缘体在导电性能上的区别;
(3)了解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线;
(4)通过实验归纳使学生体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5)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可变成导体这一事实,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导体、绝缘体的区别,绝缘体能变成导体;
(2)难点:导体导电,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
(3)强调绝缘体并不是缺少电荷,而是缺少自由电荷。
三、教具
干电池若干、电键、1.5V小灯泡、2.5V小灯泡、导线、金属夹、硬币、铅笔芯、橡皮、塑料尺、铜条、铁条、铝条、碳棒两条、纯水、油、酸碱盐溶液、金属棒、验电器、绝缘手套、塑料布、废灯泡玻璃芯、酒精灯、电流表。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现代生活中离不开各种电器,照明用的电灯(教室里的实物),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电器?(学生举例回答)
答: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脑……
小结:所有的这些电器它们有着不同功能,电冰箱制冷使食物保鲜,洗衣机用来清洗衣服……,那组成这些电器的材料是否有一些共同之处呢?
问:有谁可以帮助右图中小灯泡亮起来?(接上开关,使电路连通)
没有开关行吗? 请说出你的理由。
问:能用其它物体代替开关吗?
活动1: 观察开关和插座的内部构造
观察开关和插座中里有哪些部件是金属做的?哪些部分的材料是塑料、胶木或陶瓷做的?为什么要选用这些不同的材料呢?(金属的导电性良好,而塑料、胶木或陶瓷的导电性不好。)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猜一猜:
铜条、 塑料直尺、食盐水、玻璃棒、瓷管、铅笔芯、橡皮,哪些物质容易导电?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显示或说明物质能导电?
设计实验方案:
活动2: 制作简易测通器
[演示1]在A、B间依次接入 铜条、 塑料直尺、
食盐水、玻璃棒、瓷管、铅笔芯、橡皮
说明:铜条、铅笔芯(碳棒)、食盐水容易导电。
塑料直尺、玻璃棒、橡皮、瓷管不容易导电。
[演示2]将1.5V小灯泡灯泡换成2.5V灯泡的,将A、B各接碳棒上插入纯水、油、酸碱盐等溶液中观察。
通过观察实验:
问:1、当A、B间连接什么物体时,小灯泡上能发光;接入哪些物体时,灯泡不发光?
2、说明了什么?
结论1: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