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复习资料汇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不明版本 / 综合资源 / 初中科学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2/25 22:47:0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9870字。

  中考科学复习资料汇编
  流浪客改编
  中考科学复习资料(1)
  1、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研究自然现象,就会发现自然规律,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3、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是:
  (1)、调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板上,把游码移到横梁的左端的“0”刻度线处。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
  (2)、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这时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3)、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盘内。
  4、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可以产生破坏作用,给人类带来危害。
  5、学习科学要学会动手做实验,学会观察和分析。在实验前要熟悉仪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
  6、单凭我们的感官不能做出精确的判断。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实际的测量往往需借助于各种仪器。
  7、科学知识全人类,特别是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结果。
  8、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9、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10、自然界中的物体,根据能否生长、能否呼吸、是否需要营养等特征,将它们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
  11、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12、脊椎动物是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不同,可以分成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等几个大类。
  13、青蛙的幼体和鱼有些相似,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腮呼吸。它的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像青蛙这样的动物我们称为两栖动物。两栖类动物大约出现在3。5亿年前。
  14、地球上真正的爬行动物大约出现在3亿年前。爬行动物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体表覆盖有鳞片或甲。蛇、鳄鱼、龟、变色龙、鳖等是常见的爬行动物。
  15、最早的鸟大约出现在1。5亿年前。它们的身体表面都有羽毛,体温恒定,能够飞翔。家鸽、鸡、鸭、鹅、鹦鹉等都属于鸟类。
  16、最早的哺乳动物大约出现在2亿年前,目前它们是动物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17、例如蚱蜢、虾、蜘蛛、蜈蚣等属于节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海蛰、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蜗牛、骡、蚌、乌贼等都是软体动物。常见的寄生虫中,蛔虫、蛲虫属于线形动物;涡虫、吸血虫属于扁形动物。
  18、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目前已知道大约有100万种之多。昆虫体内没有骨骼,却在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骼。
  19、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