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8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8/5 10:53: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8610字。

  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传统文化的结晶,里面渗透的传统文化的因子异常丰富。就反映生活的丰富性来说,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就其包含的文化因子来说,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汇。文学、艺术、技艺的各种形式,包括诗、词、曲、赋、歌、赞、诔、偈、匾额、对联、尺牍、谜语、笑话、酒令、说书、百戏、雕刻、泥塑、参禅、测字、占卜、医药,以及诗话、文评、画论、琴理,《红楼梦》中应有尽有,真可以说是文备众体。没有多方面的文化积累,断写不出《红楼梦》这样作品。同样,真正读懂《红楼梦》,也需要相应的知识储备。这就是为什么五大古典小说中,《水浒》《西游》《三国》易为一般读者所接受,而《红楼梦》更受知识阶层欢迎的原因。不仅仅是题材问题,《儒林外史》写的也是知识分子,但接受起来比《红楼梦》容易得多。文化精品的生产和接受,需要作家和读者两方面都具备相当的条件。当然,文学史上任何经受住时间检验的作品,都是艺术杰构,无不是某一种文化的象征,只不过《红楼梦》的档次更高,不仅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宝库。
  想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吗?读《红楼梦》应是最方便的途径。《红楼梦》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一种成熟的文化形态,对这样的作品进行研究,其学术意义和学科价值自可想见。
  (摘编自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中《〈红楼梦〉与民族文化传统》一节)
  材料二:
  《红楼梦》本来不叫“红楼梦”,只叫《石头记》。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的小说旧钞本,毫无例外地都标名为《石头记》,直到近年在山西发现的一部“甲辰菊月(乾隆四十九年九月)”梦觉主人序本,才把全书题作“红楼梦”(这本子的文字已开始接近程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作为一种成熟 文学样态,既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包含大量文化因子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汇。
  B. 作为文化精品的《红楼梦》备受知识分子的欢迎,与创作和阅读《红楼梦》需要丰厚的文化积累和必要的知识储备有关。
  C. 相较“红楼梦”而言,“石头记”平实、谐调,更符合通俗小说的体例,故脂砚斋和曹雪芹将“石头记”作为正式定名。
  D. 周汝昌认为“红楼”有文化底蕴,而“红楼”之“梦”既源于“庄周梦蝶”的典故,也直接源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围绕《红楼梦》的相关主题展开阐释,但两则材料的闹释论证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B. 材料一论证了《红楼梦》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C. 材料二中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阐释《红楼梦》 书名争议的由来。
  D. 由《石头记》和《红楼梦》名称变化可知,文人重“雅”轻“俗”的习气是“红楼梦”之名后来居上的原因。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典型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文学史上任何经受住时间检验的作品,都是艺术杰构,无不是某一种文化的象征”观点的一项是(   )
  A. “六经”中《乐经》是我国著名经典,引起人们的探寻,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B. 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史记》曾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窦娥冤》《西厢记》《倩女离魂》《牡丹亭》是古代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
  D. 古希腊著名史诗《伊里亚特》在题材、艺术方式等方面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
  4. 某出版社曾在网上做过“死活读不下去”的主题调查,《红楼梦》位列榜首。但愿意读《红楼梦》的却是“不疯魔不成活”,百余年来甚至形成了一门“红学”。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
  5. 作为读者,我们如何推动自身去阅读甚至读懂《红楼梦》?请结合材料谈谈你 看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周汝昌认为……‘红楼’之‘梦’既源于‘庄周梦蝶’的典故”错误。原文周汝昌认为“这样讲‘红楼’之‘梦’,与曹雪芹本意并无直接交涉,只是‘梦觉主人’自己的意思罢了”,所以“认为‘红楼’之‘梦’既源于‘庄周梦蝶’这个典故”的是“梦觉主人”,而不是周汝昌。D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
  (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发现与隐藏
  钟月玄晖
  ①给我印象至深的,一直是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前的那尊猿人复原头像。那双深邃而充满忧郁的眸子,那个永恒而经典的造型,仿佛几十万年的孕育和沧桑,古老大地的生命和履历,一瞬间都看在眼里,留在了中华的魂魄里。年年岁岁“北京”的熙攘,风风雨雨“周口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