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百河”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8/26 15:30: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650字。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百河”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国际与国内的联动同样引发其他交通制度的形成,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信息传递制度。
  关于宋代皇帝的信息渠道,学者们常引南宋魏了翁向理宗皇帝所上《应诏封事》予以言说。其中言道:“所谓宰辅宣召、侍从论思、经筵留身、翰苑夜对、二史直前、群臣召归、百官转对轮对、监司帅守见辞、三馆封章、小臣特引、臣民扣阍、太学生伏阙、外臣附驿、京局发马递铺,盖无一日而不可对,无一人而不可言。”
  但这些并非皇帝信息渠道的全部,除此之外,皇城司的讥察、走马承受公事侦探、御药院宦官的出入,以及派专官到各地对人事的“按察”“体量”等,亦是皇帝的信息渠道。
  宋朝皇帝的这些信息渠道多是以稳定的制度或行政运作习惯存在着,其中“外臣附驿”是京城之外广大地方官员及被派出京外的朝官们向皇帝及中央部门奏申政事的主要途径,其所依托的制度载体便是驿传,而驿传系统亦是中央政令发布传达、维系整个国家行政运作的最重要的信息沟通系统。这一系统布设在京城通往全国各地的重要交通线上,驿传的主干线称为“驿路”,次一等的传递路线称为“县路”,两者结合,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交通网络,亦表现出内外联动下信息空前增量所促成的时代特征。
  宋代沿袭唐后期驿传制度递铺与馆驿并存的状况,正式确定驿递分立制。递铺主要负责文书传递,常制每十八里或二十里一铺;馆驿主要负责官员接待,间距由唐代的三十里,演变为六十里,即一日程的距离。但馆驿与递铺在功能上仍有关联,即馆驿一般没有马匹,官员出行若需乘马,须到递铺里面申请领取。馆驿虽不负责文书传递,但在内张贴的登载官员任免等朝廷信息的邸报,无疑亦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宋代将通过递铺传递的文书分为三个等级,即步递、马递和急脚递。一般常程文书,用步递传送,形式是铺兵肩挑步行,日行二百里;军期、盗贼、刑罚、灾伤等紧急文书,用马递传送,日行三百里;急脚递是军兴之时临时设置的传递等级,日行四百里。马递和急脚递只是文书传递的等级,并非由传递方式规定。其传递可用马,亦可用步,视传递时具体的时、地形势而定。南宋时,因旧有递铺系统遭到部分破坏,为应付和蒙古、金的战事,先后在行在所(主要是临安府)通往前线的要路上新置斥堠铺和摆铺,与旧有递铺并存,专门承传紧急军期文字。斥堠铺后来变成常设系统,摆铺则是兵兴则设,兵罢则罢。
  递铺系统的主要职能在于维持行政信息沟通,特别是中央与地方的信息沟通。宋代中央设有进奏院,掌受皇帝诏敕及三省(北宋前期为中书门下)、枢密院宣札,六曹、寺、监百司符牒,颁于诸路。凡臣僚章奏递到,则呈报给门下省,若是案牍及申禀文书,则分纳诸官司。进奏院相当于中央的文书收发总机关,连接通往全国各地的递铺系统,承传皇帝和在京部门发往各地,及各地上呈皇帝和在京部门的各类文书。当然,递铺同样承担着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文书传递、官员的私人信件传递。唐代以前,官员的私人书信是不允许利用官方驿传系统进行传递的,到了宋代,则正式允准官员私人书信可以通过递铺传送。宋人书信存世数量之大,正是这一制度背景下的结果。随意翻开宋代文献,便可见异地官员频繁书信往返,或叮嘱家事,或交流政见,或诗词唱和。行旅之中,亦可收寄家书。允许私书入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私人联络的需要,也是中国古代驿传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和进步,不仅标志着宋代社会信息急剧增量下通讯范围的扩大,亦反映出宋代士大夫群体作为一种政治力量的时代利益诉求。
  (摘编自曹家齐《宋代的交通形势与制度》)
  材料二:
  宋太祖建隆三年,窦仪等人主持修订法律,于次年定名为《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其中与邮驿法令有关的共12条,基本是《唐律》的翻版。宋初,各地驿站不堪负荷。为了整顿这种状况,宋仁宗嘉祐四年,根据枢密使韩琦建议,朝廷授权三司使张方平制定了“驿券则例”74条,又称《嘉祐驿令》,颁行天下。它是当时专门的邮驿法规。
  到南宋时,又推出了相当完整的专门通信法规——《金玉新书》。这部法规是宋高宗命令大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代驿传系统布设在重要交通线上,依靠“驿路”和“县路”的结合,形成庞大的信息交通网络,具有时代特征。
  B. 宋代官员在驿馆休息时可以看到登载着朝廷信息的邸报,表明宋代虽驿递分立,但二者在功能上仍有关联。
  C. 递铺制度是宋朝皇帝获取地方信息的重要渠道,主要用于维护行政沟通,尤其是中央与地方的信息沟通。
  D. 《金玉新书》中规定,若有人盗窃了边防军事信件,不仅是犯法者,教唆者、当事驿夫和上级官吏都要受到相同惩罚。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宋时期国内外联动,信息急剧增量,通讯范围扩大,促使一些新的交通制度形成,其中最突出的是信息传递制度。
  B. 宋代递铺传递的文书有三个等级,传送普通文书的步递有规定的形式,而传送军期、灾伤等紧急文书时,可步行也可用马。
  C. 宋代官员可以通过递铺与异地好友进行书信交流,还可以收寄家书,这在很多宋代文献中都可以找到相关佐证。
  D. 《宋刑统》的修订与《唐律》的关联较大,宋代颁布的《嘉祐驿令》和《金玉新书》均对邮与驿的相关情况作出规定。
  3. 下列材料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画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
  A. 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唐•白居易《缚戎人》)
  B.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宋•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C. 可是山前无警报,旗铃千里递诗筒。(宋•戴复古《李友山索诗卷汀州急递到昭武》)
  D.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4. 材料一引用了《应诏封事》中的内容,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5. 宋代的邮驿通信与唐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滹沱河和我
  牛汉
  从我三四岁时起,祖母常两眼定定的,对着我叹气,说:“你这脾气,真是个小滹沱河。”每当我淘气得出了奇,母亲和姐姐也这么说我。但从她们的话音里,我听不出是在骂我,似乎还带着点赞美;可她们那严正的眼神和口气,却分明有着告诫的意思。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要把我跟滹沱河一块说。
  滹沱河离我们村庄只一里路光景,当时我还没有见到过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