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22820字。
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字具有超时代性,它能穿越时间的阻隔,记录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汉字具有超地域性,它能跨越空间界限,维系民族大家庭不同方言区的信息沟通,居住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顺利交流。汉字突破时空局限,完整记载和传承着中华文化。在无数中华儿女面前,她无疑是一条长长的纽带,牢牢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汉字形体蕴含文化奥秘。“一笔一画皆学问。”静态地观察每一个汉字,其字形本身就积淀着中华文化的深幽奥秘。越是古老的汉字,尤其是甲骨文、金文等先秦文字,其象形或表意成分越是浓厚,因此蕴含着更多造字时代的文化信息。比如,彩虹的“虹”字,在甲骨文中像前后两个头蜿蜒向下的大虫的样子。这与虹拥有两个头,能够下饮江河之水的传说正相符合。甲骨文中记载,“有出虹自北,饮于河”(《甲骨文合集》10405反),大意是,有“虹”从北面出来,在河里饮水。对于天空中出现彩虹这一自然现象,古人还不能给予科学解释,于是就把它想象成了一条在河里饮水的虫。再后来,字形向合体字方向演化,《说文》籀文中是一个从虫从申(电)的会意字,但多数时候是一个从虫工声的会意字,即沿用至今的“虹”。不过,在帛书文字中曾一度出现过从雨工声的字形。无论从“申(电)”还是从“雨”,均表明古人已经意识到虹与雨水的关系。
每一个汉字,都是中国文化鲜活的存在。透过与人体、动物、植物等有关的典型汉字构形,可以感知缤纷的大千世界;透过与服饰、饮食、居室等有关的典型汉字构形,可以了解人们的衣食住行:透过与祭祀、战争、婚姻等相关的典型汉字构形,可以知晓人们的风俗礼仪;透过与国域、土地、宗族有关的典型汉字构形,可以感受中华儿女的家国天下情怀。
汉字演变见证文化传承。动态地观察汉字,则更为神奇。在甲骨文时代,汉字已进入成熟阶段。而后,又历经铜器铭文、简牍帛书、玺印文字、货币文字等。由篆而隶,由隶而楷,直到今天的简化汉字,沿袭数千年之久。其间,虽然汉字形体不断发生变化,然而其基本体系始终得以维系,其嬗变之迹清晰可寻。殷商甲骨文绝大多数是用刀契刻,少数是用毛笔书写。在甲骨上刻字费时费力,所以多改圆形为方形,改填实为勾廓,改粗笔为细笔。书写载体和工具的不同,会对字形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更加便于书写交流,甲骨文中已有简化。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异形,俗体流行,简化突出,这正是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反映。篆书变为隶书,是汉字形体演变中最重要的一次变革。它使汉字从“随体诘诎”需要描画的字符变成了由平直笔画组成的简单字符,极大提高了书写速度,有助于文化传播。
汉字记录语言,蕴含文化,每一个字形都有其时代性。“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预示着每个汉字都是需要我们努力开发的宝藏。加强汉字阐释工作,深入挖掘汉字背后的历史思想文化内涵,提炼展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仅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义。
(摘编自齐航福《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材料二:
在产业结构调整、市场格局变更的背景之下,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科技普惠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虹”字的形旁为“虫”,是因为古人最早对这一自然现象不能给予科学解释,把它想象成了在河里饮水的虫。
B.为了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方便交流,汉字被不断简化,其形态、意义和读音会发生较大改变。
C.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科技普惠时代的到来,社会出现文化虚无主义误区,这对诸多个体的文化观造成了冲击。
D.对古汉字及汉字文化进行分类、分级保护,积极丰富传承汉字、科研汉字库存,就能规避汉字文化丢失风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表达了“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观点,但是两者论述重点不相同。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以阐述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论证“汉字文化应进行现代化创新传承”的观点。
C.汉字由甲骨文变化到铜器铭文简牍帛书玺印文字、货币文字等,才正式进入成熟阶段。
D.借助现代媒体,融入现代化元素,让大众感受到汉字魅力,他们都会加入汉字传承队列中来。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 )
A.2022年冬奥会“冬”字。利用变形、扭曲等手法营造出鲜活的艺术形象。
B.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安阳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C.博主“博物汉字”用甲骨文字形配以可爱动效,制作形象好玩的表情包。
D.重庆小伙牛楠将汉字与3D打印技术结合,创作立体地名等系列创意作品。
4.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提出要做好甲骨文的传承发展工作。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发展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文化?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李莹“一个人带火一个专业”的现象带给我们的启示。
研究甲骨文的95后女孩李莹在教授的指导下,啃下了晦涩难懂的甲骨文的经典著作,挖掘和感受甲骨文的奥秘。她通过拍摄甲骨文短视频,以通俗有趣的讲解方式向网友科普甲骨文。两个月内,她的20个作品收获了超千万的播放量,形成一个人带火一个冷门专业的现象。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洋淀上①(节选)
关仁山
这个秋天是令人陶醉的。
秋分这一天,白洋淀的芦苇熟了,空气里流荡着芦苇成熟的气息,甜丝丝、醉醺醺的。
早上,褚忠良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准备德县地下管廊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