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1张。条理清楚,从文章结构着手,详细分析语文特色,教案约5910字。
生活的滋味,从一个鸭蛋开始
——《端午的鸭蛋》
竺可桢中学:汪德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精彩语句,了解作者“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4、体悟小品文中的经典。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经典。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1. 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 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3.搜集一些各地(或家乡)有关端午风俗、传说的资料或具体实物;想一想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思路
说风俗——读文本——谈鸭蛋——品乡情——论作家——评经典——写真心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说风俗
1、 请同学说说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是为了纪念谁?
屈原有哪些值得纪念的地方?
(这些伟大人物的思想、追求、生平经历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纪念屈原,能激起我们怎样的情感呢?
(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2、 既然端午节这么有意义,那么上虞的端午有什么风俗活动吗?
(吃“五黄”:黄鳝、、黄瓜、黄酒、黄桃、黄鱼。蛋黄、雄黄酒。
挂艾草、点蚊香、喝雄黄酒。)
3、你作为上虞的一员,你的端午是怎么过的?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
4、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是关于端午的。大家都预习过,我问一下,这篇文章是谁写自己过端午?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情况吗?
(学生简要介绍汪曾祺)
5、那么,汪曾祺的端午是怎么过的?都有哪些风俗活动?(七种)其中跟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