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13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八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mp3
  • 资源大小: 12.0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19 10:37:0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水调歌头\公开课《水调歌头》
25 诗词曲五首.ppt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doc
《水调歌头》 教学实录2.doc
《水调歌头》课堂实录.doc
《水调歌头》朗读.mp3
《水调歌头》说课稿.doc
水调歌头.ppt
王菲 - 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mp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教师:谯  夏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体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能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难点】
  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法】
  情景创设法、设疑导思法、讨论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询有关作者和理解诗词的资料。
  2、课堂上展开多边活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师生协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让音乐、绘画走进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感。
  【教学步骤】
  (一)趣味导入
  水调歌头》 教学实录2 资料
  学习目标: 
  1、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让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学习重点: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学习难点: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1、配乐诵读《水调歌头》 
  (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去感知) 
  2、师生活动,感知词中意境。 
  师:听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1:诗人在月光下端着酒杯,昂头质问上天。 
  生2:诗人踏风而行,准备去天上的宫阙看看。 
  生3:诗人在月下翩翩起舞,影子随风而动。 
  生4:明月当空,诗人躺在床上,望着低低的窗子,辗转反侧,睡不着。 
  …… 
  师:很好!大家捕捉的画面很合词意。老师这儿也准备了几幅画面。请大家看看,并试用词中的一句来概括画面的内容。 
  (投影九幅画面,学生观看) 
  师:大家回答的都很对!下面,让我们随着这几幅画面再次把这首词齐读一遍。 
  (学生诵读,教师移动、变化画面) 
  3、品析《水调歌头》 
  师: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当时诗人苏轼已41岁,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又与其弟子由分别六七年未见,心情抑郁不欢。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下阕写对月怀人。 
  师:结合注释、画面,小组讨论: 
  ①疏通课文字词句的含义。 
  ②体会诗人在这首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 
  (小组讨论,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