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ppt9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八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1.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22 7:53:5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8张。教案约2750字。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本文中的作用。
   二、课型设计:品读课
   三、预习要求:
  1、落实字词,会读会写。      2、上网了解作者和安塞腰鼓的情况。
   四、教学设想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成都的现代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2、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教学分为两个板块:感知气势;品味语言。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凸现学生主体精神,力避教师烦琐讲解,突出新课程理念。
   五、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朗读、感知
  (一)知内容。
  1、放录像。
   安塞腰鼓曾在我国多种大型活动中演出,可把其制成多媒体教学录像。在正式讲解课文时,放出来,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并调动学生的情绪。
   学生边看录像边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其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2、谈观感。
   在学生谈观感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当引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