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8张。讲练结合,图文并茂。地球仪的歌谣有特色。含配套教学设计,约1810字。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教学设计(新教材)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实验中学 李秀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了解纬度带与五带的划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其基本构造,掌握经纬线、经纬度的特性;确定某地点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利用地球仪确定中国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
2.使学生判断方向和位置。
3.掌握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讲解法 3.讨论法
四、预设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我们生活的地球到底有多大?
师:假如一个人日行50千米,从地心走到地表要走127天,绕地球赤道一周要走801天,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提问:为了更好地直观地认识地球,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答:使用地球仪。
教师启发学生探究地球仪的概念:地球仪──模仿地球而制作的地球模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
(一)观察地球仪
1.教师展示地球仪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
提问:你在地球仪上发现什么?
(地轴、北极、南极、大洲、大洋、国家、经纬线、山脉、河流等)
(1)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它交地表于南北两个极点;北极是地面最北点,南极是地面的最南点。
(2)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表面纵横交错的弧线,以及地球仪的主体颜色。
(3)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在广阔的海洋上有一些重要的航线,在陆地上分布着一个个国家城市。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所在的大洲。
(4)引导学生发现地球仪上的山脉和河流,然后让学生找到长江和黄河。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