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三)
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签字笔或钢笔填入题后面答题纸的表格中。
一、选择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6分,共30分)
1.有关光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B.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C.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
D.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还可以再分
B.某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由一万个衰变到5千个的时间为半衰期
C.中子是不带电的,所以内部不可能衰变出电子
D.基态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可能发射多种频率的光子
3.如图所示,高层住宅外安装空调主机时,电机通过缆绳牵引主机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为避免主机与阳台、窗户碰撞,通常会用一根拉绳拽着主机,地面上拽拉绳的人通过移动位置,使拉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保持不变,则在提升主机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缆绳拉力F1和拉绳拉力F2都不变
B.缆绳拉力F1和拉绳拉力F2都增大
C.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可能大于角β
D.缆绳拉力F1的功率保持不变
4.如图,一有界区域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分别垂直于光滑水平桌面
向下和向上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均为L。现有
天津市河西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三)
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第Ⅰ卷
注意事项
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计3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做调味剂、防腐剂
B.硅酸钠可做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C.二氧化硫在葡萄酒中起漂白作用
D.还原铁粉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
2.常温下,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能大量共存
B.Kw/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H4+、SO42-、NO3-能大量共存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 + H2O + 2C6H5O- =2C6H5OH + CO32-
D.Fe3O4与稀HNO3反应:Fe3O4+8H+=Fe2++2Fe3++4H2O
3.下列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与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
天津市河西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三)
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80分。
第Ⅰ卷
注意事项
第一、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本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第1~6的相应位置。
第二、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计36分。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
B.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
C. 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C中
D.D可以运输养料、氧气、无机盐和胰淀粉酶等
2.下图表示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隔离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地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也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3. 据报道,奥地利科学家利用成人的皮肤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微型人脑”,该“微型人脑”组织已经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