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三)文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约12710字。
天津市河北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三)
文科综合试卷
政治部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政治、历史、地理三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各100分,各部分试卷均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政治部分1至6页,历史部分7至12页,地理部分13至18页。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 答各部分第Ⅰ卷时,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答各部分第Ⅱ卷时,考生务必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微信支付只需在微信中关联一张银行卡,并完成身份认证,即可将装有微信APP的智能手机变成一个全能钱包,无需任何刷卡步骤即可完成支付,购买合作商户的商品及服务。与传统的线下支付相比,微信支付的积极意义在于:
A.变革结算方式,减少现金使用
B.降低交易费用,防止通货膨胀
C.创新消费模式,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D.保证账户安全,扩大居民消费
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这说明:
A.国家灵活运用财政政策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B.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C.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
D.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的宏观调控能起到快速、及时的作用
3. 2015年10月16日,中国和印尼正式签署雅万高铁项目。此项目是中国高速铁路从技术标准、装备制造,到运营管理、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单”。中国高铁“走出去”正逐步改变我国出口商品低附加值等传统形象,这说明我国:
①积极培育对外经济的新优势 ②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③逐步主导世界高铁市场的发展 ④高铁行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的增强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4.某市网友针对交通拥堵,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提出“机动车限牌”的建议。该市公安局积极调研,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后给予回复称,机动车“限牌”措施涉及诸多因素,是否采取机动车“限牌”须综合考量、谨慎决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政府重视基层话语权,尊重公民基本民主权利
B.公民积极履行义务,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
C.公民与政府良性互动,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
D.公民理性监督,增强了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
5.下面是某地决策的流程图,由此我们可知:
①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得到切实保障
③人大是该地方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由我国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6年1月16日正式运营。作为最大股东国,我国完全有资格获得亚投行贷款项目支持。历史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4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纸上。答卷时,考生请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纸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刑法中出现了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等许多犯罪种类,这些犯罪行为被视为罪大恶极。这表明
A.西周宗法制渐趋瓦解 B.血缘关系决定宗法等级
C.西周等级秩序森严 D.宗法关系和政治密切结合
2.唐太宗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唐太宗思虑科举制
A.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B.忽视对品行的考察
C.未能提高行政效率 D.考试内容脱离实际
3.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 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官营 B.手工业者无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民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4.《论衡•效力》曰:“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的“贤才之臣”指原来社会地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