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三)
文科综合试卷(政治部分)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注意事项
1.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计44分。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框的相应位置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2015年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行购置税减半征收。作为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消费者购车意愿增强
②小排量汽车消费增加
③汽车产业结构优化
④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2.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给约束,积极进行供给干预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一方面将发展方向锁定为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求改革现行的一些抑制供给的体制或政策,比如缩紧的货币政策和繁琐的审批制度等。下列举措体现这一改革措施的有
①稳定商品价格,刺激市场需求
②加强市场调节,扩大供给规模
③立足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
④加强宏观调控,增加有效供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2015年我国28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也较2014年有所提高。此举
A.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B.是为了贯彻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C.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
D.旨在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4.古语说:“贪如火河西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三)
文科综合试卷 (地理部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第Ⅰ卷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增长和农牧业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据图1完成第1题。
1.下面对西辽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B.夏季北部山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C.大兴安岭在冬春季节能够阻挡风沙侵袭,减轻危害
D.冰雪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因此夏季径流量大
图2示意某地锋面过境时等温面分布状况。读图完成2~3题。
2.该锋面最有可能为
A.北半球暖锋 B.北半球冷锋
C.南半球冷锋 D.南半球暖锋
3.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较小的最可能是甲地 B.目前气温最高的是乙地
C.短时内气温变化最明显的丙 D.四地中位于冷气团中的有两处
2015年4月某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图3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天津市河西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三)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本试题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Ι卷(选择题 共44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第Ι卷的表格中1—11题的位置。
2.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计44分。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最终被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所替代。这种变化的结果是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B.小农经济取得重大突破
C.儒学开始成为选拔标准 D.官僚政治替代贵族政治
2.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说到:“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
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
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之言论旨在强调
A.理学之名出现于宋代 B.为学应注重经世致用
C.孔孟之道为儒学的根本 D.理学造成思想界因循守旧
3.在雅典,对于将于次年任职的议事会成员、执政官等重要官吏,首先由500人议事会
审查其资格,而后再由陪审法庭审查,最后决定权在于陪审法庭。这说明雅典民主
A.体现了小国寡民的特点 B.保证公民对国家官吏实施有效监督
C.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D. 体现了雅典公民的自由和平等
4.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
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
料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