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的来临》复习提纲
- 资源简介:
约12470字。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5-1工商业的兴起
随着商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小作坊发展成为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来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
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的比较
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所有者 手工作坊主 手工工场主
劳动者 作坊主与家人或帮工 手工工场工人
生产方式 作坊主进行全程工作 工人之间分工合作
生产关系 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作坊主。 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手工工场的特点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工人多,分工合作;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再进行全过程的生产。
手工工场的作用 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生产力变化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生产关系变化 作坊主——富商(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早期资产阶级
失地农民——雇佣工人——早期工人阶级
手工工场时代,是由农耕文明时代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和准备阶段。手工工场时期,农业仍然是主要产业。
5-2冲破思想的牢笼
时间 14世纪-16世纪
发生地 意大利,后传播到西欧一些国家
发生背景 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代表人物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什么是“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实质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人文精神的含义 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
性质和意义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味中解放出来。
5-2-2“‘教皇奶牛’的解放”
德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日益腐败。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