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自选模块测试试题
- 资源简介:
共18小题,约11340字。
2010学年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自选模块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8题,全卷共11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将选做的题的题号按规定要求填写在答题纸的“题号”框号内。
4.考生课任选6道题作答,所答试题应与题号一致;多答视作无效。
5.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语 文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诗后问题。
春闺思 东栏梨花
张仲素 苏轼
袅袅城边柳, 梨花淡白柳深青
青青陌上桑。 柳絮飞时花满城。
提笼忘采叶, 惆怅东栏一株雪,
昨夜梦渔阳①。 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①渔阳:是唐时征戍之地。
1.叠词在诗词创作中独具魅力。试分析“袅袅”“青青”这两个叠词在诗中的表达作用。(4分)
2. 缪钺《诗词散论》中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请结合诗作分析张诗之韵、苏诗之意是如何表现的。(6分
题号:02
“中国现代散文诗歌欣赏”模块(10分)
孤独的普希金
肖复兴
(1)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过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忙或懒,都是托词,只能说对普希金缺乏虔诚。似乎对比南京路、淮海路,这里可去可不去。
(2)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路,与岳阳路只一步之遥。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铜像尽收眼底。大概是缘分,非让我在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季节与普希金相逢,心中便涌出许多普希金明丽的诗句,春水一般荡漾。
(3)其实,大多上海人对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地从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过是没有生命的塑像,和身旁的水泥电杆一样。提起他来,绝不会有决斗的刺激,甚至说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诗。
(4)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于是,人们绕过他,到前面不远的静安寺买时髦的衣装,到旁边的教育会堂舞厅跳舞,到身后的水果摊、酒吧间捧几只时令水果或高脚酒杯……
(5)当晚,和朋友去拜谒普希金。天气很好,4月底上海不冷不燥,夜风吹送着温馨。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愿到这里来。月光如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顶。由于石砌的底座过高,普希金的头像显得有些小而看不大清楚。我想更不会有痴情而又有耐心的人抬酸了脖颈,如我们一样仰视普希金那一双忧郁的眼神了。
(6)此时,教育会堂舞厅中正音乐四起,爵士鼓、打击乐响得惊心动魄。红男绿女出出进进,缠绵得像糖稀软成一团,偏偏没有人向普希金瞥一眼。
(7)我很替普希金难过。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在普希金广场的普希金铜像旁,即便是飘飞着雪花或细雨的日子里,那里也会有人凭吊。那一年我去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霏霏雨丝,故居前,铜像下,依然摆满鲜花,花朵上沾满雨珠宛若凄清的泪水。甚至有人在悄悄背诵着普希金的诗句,那诗句便也如同沾上雨珠无比温馨湿润,让人沉浸在一种远比现实美好的诗的意境之中。
(8)而这一夜晚,没有雨丝、没有鲜花,普希金铜像下,只有我和朋友两人。普希金只属于我们。
(9)第二天白天,我特意注意这里,除了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小孩玩耍,没有人注意普希金。铜像孤零零地立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
(10)朋友告诉我:这尊塑像已是第三次塑造了。第一尊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中,第二尊毁于我们自己的手中。莫斯科的普希金青铜塑像屹立在那里半个多世纪安然无恙,我们的普希金铜像却在短短时间之内连遭两次劫难。
(11)在普希金铜像附近住着一位现今仍在世的老翻译家,一辈子专事翻译普希金、莱蒙托夫的诗作,在文化大革命中亲眼目睹普希金的铜像是如何被红卫兵用绳子拉倒,内心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地震。曾有人劝他搬家,避免触目伤怀,老人却一直坚持住在普希金的身旁,相看两不厌,度过他的残烛晚年。
(12)老翻译家或许能给这尊孤独的普希金些许安慰?许多人淡忘了许多往事,忘记当初是如何用自己的手将美好的事物毁坏掉,当然便不会珍惜美好的失而复得。年轻人早把那些悲惨的历史当成金庸或琼瑶的故事书,怎么会涌动老翻译家那般刻骨的思绪?据说残酷的沙皇读了普希金的诗还曾讲过这样的话:“谢谢普希金,为了他的诗感发善良的感情!”而我们却不容忍普希金,不是把他推倒,便是把他孤零零地抛在寂寞的街头。
(13)我忽然想起普希金曾经对春天的诅咒——
啊,春天,春天,
你的出现对我是多么沉重,
……
还是给我飞旋的风雪吧,
我要漫长的冬天的幽暗。
(14)有几人能如老翻译家那样理解普希金呢?过去只成了一页轻轻揭去的日历,眼前难以抵挡春日的诱惑,谁还愿意去在凛冽风雪中洗涤自己的灵魂呢?
(15)离开上海的那天下午,我邀上朋友再一次来到普希金的铜像旁。阳光很好,碎金子一般缀满普希金的脸庞。真好,这一次普希金不再孤独,身旁的石凳上正坐着一个外乡人。我为遇到知音而兴奋,跑过去一看,失望透顶。他的手中拿着一架微型计算机正在算帐,很投入。他的额头渗了细细的汗珠。
(16)我们又来到普希金像的正面,心一下子更被猫咬一般难受。石座底部刻有的“普希金(1799—1837)”字样中,偏偏“金”字被黄粉笔涂满。莫非只识得普希金中的“金”字吗?
(17)我们静静地坐在普希金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阳光和微风在无声流泻。我们望着普希金,普希金也望着我们。
1. 结合13节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在美好的春日拜谒普希金时却想到了他“对春天的诅咒”。(4分)
2.“形”与“神”是散文的基本元素。散文的“形”,主要是指它的选材和行文方式;散文的“神”,是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等。说说这篇散文是如何做到“形神兼备”的。(6分)
数 学
题号:03
“数学史与不等式选讲”模块(10分)
已知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题号:04
“矩阵变换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模块(10分)
在极坐标系中,极点为O. 已知圆 的圆心坐标为 ,半径为 ;直线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