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秀美》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190字。
第二课 山川秀美
1、复杂多样的地形(多媒体内容)
2、季风影响
3、母亲河
一、课标要求
1、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2、比较我国不同地形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二、教学目标
1、概括我国自然环境总体特征(教材从地形、气候、河流三方面介绍自然环境总体特征)。本课就地形内容概括如下: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走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2、分析我国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3、了解我们家乡自然环境特点,说明它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4、利用自然地得与失,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打算到“季风”和“母亲河”这里去落实)
三、中考考点:分析中国地形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根据以上要求,教学思路和步骤如下:
1、导入
以《歌唱祖国》为背景音乐,多媒体展示黄河、青藏高原、东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图片。
叙述:伴着《歌唱祖国》的豪迈旋律,我们一起欣赏了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比天空辽阔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层层翠绿的东南丘陵以及广阔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自然风光无一不体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领略祖国大地的山川秀美。(多媒体展示课题)
2、请同学们翻到课本P50,仔细观察图3-12(中国地形图)然后完成屏幕上面的填图。(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概况)。
(1)完成“大地的骨架”——山脉
东西走向——
南北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2)高原
(3)平原
(4)盆地
(5)丘陵
3、停留展示填充完整的图片,提问:世界上有哪几种基本地形?
教师归纳:我们发现这五种基本地形,中国都有。结论:可见中国地形多样。(多媒体展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