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6070字。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试卷说明:
本卷共七大题,22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第Ⅰ卷(共45分)
一、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6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分析,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苏轼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短促而渺小”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群峰在晨曦的映照下色彩错杂,且都似弯腰俯首,拱绕着日观峰。
(5)从《诗经•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到,爱人所赠之物本身未必美,是爱情让人爱屋及乌。
(6)《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主人公怅立船头,徒劳望乡的情状,充满羁旅怀乡的愁绪。
(7)自《楚辞•招魂》中“美人既醉,朱颜鮀些”的诗句后,“朱颜”作为一个典型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如李煜《虞美人》中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句。
(8)秦观《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叹牛郎织女虽一年方可一聚,但其美好却胜过人间诸多的长相厮守。
【答案】 ①. 君子生非异也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小学而大遗 ④. 吾未见其明也 ⑤. 寄蜉蝣于天地 ⑥. 渺沧海之一粟 ⑦. 绛皓驳色 ⑧. 而皆若偻 ⑨. 匪女之为美 ⑩. 美人之贻 ⑪. 还顾望旧乡 ⑫. 长路漫浩浩 ⑬. 雕栏玉砌应犹在 ⑭. 只是朱颜改 ⑮. 两情若是久长时 ⑯. 又岂在朝朝暮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 写法,如“生”“遗”“蜉蝣”“沧”“粟”“皓”“偻”“匪”“暮”等。
二、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所有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袅娜(nuó) 点卯(mǎo) 踟蹰(zhí zhú) 冠冕堂皇
B. 掂记(diàn) 落蕊(ruǐ) 熨帖(yù) 流水脉脉
C. 滥觞(shāng) 霎时(shà) 隽永(juàn) 如椽大笔
D. 残垣(yuán) 煤屑(xiè) 城隅(yú) 道貌黯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踟蹰”应读作chí chú;
B.“掂记”的“掂”应写作“惦”;
D.“道貌黯然”的“黯”应写作“岸”。
故选C。
3. 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②圣人无常师(普通)
B. ①君子不齿(并列) ②自牧归荑(赠送)
C. ①越长城之限(门槛)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用)
D.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问广博)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表假设)
4. 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B. 之:①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
C. 其: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其皆出于此乎
D. 焉: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位卑则足羞 ②明烛天南
B. ①顺流而东也 ②下饮黄泉
C. ①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 ①其曲中规 ②击空明兮溯流光
6. 下列选项中,句式相同一项是( )
A.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 ①相与枕藉乎舟中 ②崖限当道者
C. ①余始循以入 ②𫐓以为轮 D. ①余所不至也 ②何为其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