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未来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7/8 21:10: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6200字。

  河南省新未来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新时代,我国生态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重要性和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生态文学已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生长点。这为我们总结生态文学发展规律,探索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提供了条件。
  文学是人学。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是文学表达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学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特征。生态文学可以深入反映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推动社会反思,承担起文学反映现实、抚慰人心、启发思考的社会责任。
  在中国,生态文学拥有悠久的历史。从中国古代生态文学的理论背景看,其繁荣兴盛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有着密切关联。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和为贵、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等哲学思想,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也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中国生态文学的哲学和美学基础。在今天,推动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继承这些宝贵的思想和文学遗产十分必要。
  中国生态文学具有独特性,其描写的题材和内容纷繁复杂、形式多样,尤其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优化美化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涌现出环境保护文学、水文学、植物文学、动物文学等,蔚为兴盛。生态文学作品在历届鲁迅文学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都有耀眼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描写治沙治污、退耕还林、绿化祖国、建设绿色中国、美丽中国主题的文学作品。因此,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首要是中国主题、中国题材、中国成就、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表现,它可以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
  在中国,生态文学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而勃兴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注重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美美与共的美学思想。这一主题和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结合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立足于当下中国。生态属于全人类,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样本,可以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宝库。同时,生态文学对中国独特的生态保护解决方案、经验、模式的描绘和书写,也能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去许多有益的启示。
  (摘编自李朝全《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
  材料二: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一些作家开始反思、追问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生态文学即发轫于此。中外生态文学均致力于探寻生态危机的根源,在创作中蕴含着作家的伦理观照、审美追求和社会担当,对当下重塑心灵生态、建设生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生态文学注重表现人与自然和谐,西方生态文学发轫于作家反思工业文明发展后人与自然的关系。
  B.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是中国主题、中国题材、中国成就、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同时表现。
  C.生态文学需要恢复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来达到通过对话的方式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目的。
  D.尽管中西文化多有不同,各有特点,但在生态思想资源,尤其在生态伦理方面是互相交叠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生态文学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形态特征,决定了其与“文学是人学”的属性有所背离。
  B.生态属于全人类,生态文学具有世界普遍性,中外生态文学均可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宝库。
  C.今天的人类无法也不必远离工业文明,可以通过生态文学获得认识自我、重塑心灵生态的效果。
  D.生态文学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可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引领人类进行思考,值得重视。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论证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林海雪原》从一个崭新的领域反映东北解放战争的斗争史,描摹了林海雪原奇特壮美的自然环境。
  B.《山海经》《桃花源记》《水经注》等一系列景物记、游记,构成了中国古代生态文学基本面貌。
  C.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意蕴。
  D.姜戎的《狼图腾》《天鹅图腾》等优秀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表现,昭示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出路。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国生态文学的特点。(4分)
  5.假如你是一名作家,请结合材料内容和你的思考,简要说明应当如何促进生态文学的健康发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归途
  九鸢
  西风卷起了狂沙,落日成了红花,荒野里的傻子忘了归家。
  夜晚,起风了。
  “阿爸,村里说要是明天再不走,就走不了了。”阿曼的儿子和阿曼并坐在凳子上。
  “怕什么,”阿曼抽了一口烟,缓缓吐出烟雾,烟雾笼罩了他的脸,“家在哪里,人啊,就在哪里。”语毕,他抬头看向天空,西北的天总是这样空,空到什么也看不清。
  他眨了眨眼,又把目光放在远处。
  “要起风了。”他和儿子起身准备回屋,长子手里拿着长凳,他手里拿着烟斗和打火机,……打火机的光打在他的脸上,脸上的骨骼十分明显,脸上的肉不多,看起来像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