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题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20460字。
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题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新旧交替之际,“旧”文字与“新”文字往往出现混用的情况,还未习惯“新”文学的文人写出的作品往往是文白交杂的。徐志摩的诗歌虽有时也文白交杂,但其文字赋予诗歌的“音乐性”却是独一无二的。“诗的灵魂是音乐的,所以诗最重音节。”关于分析新月派或者徐志摩诗作音乐性的作品已经数不胜数,单看声音这一点,徐志摩的诗歌的确还残留着古典诗歌中平仄的痕迹。徐志摩是从“旧”文学过渡来的文人,他非常清楚古文的创作规范,以至于后来在短短数年的留学期间,能有如此巨大的诗歌创作成就。或许是康桥的柔波给予了他创作的性灵,但自幼培养出来的扎实功底以及其自身的言语天赋才是帮助徐志摩登顶诗坛的主要推动力。
②诗歌与音律自是一家,节奏与音乐性促成了诗歌的歌咏特质。在胡适提出“我手写我口”的时期,诗歌散文化已经发展成全民性质的文化运动,对新文学的憧憬与尝试的兴奋之情并未冲昏新月派的头脑,他们仍坚守诗歌的部分传统,那便是格律。格律即诗歌的音乐性问题,对此,李丹认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使其区别于日常语言的一个关键问题”。闻一多将诗歌的节奏命名为格律:“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虽然这个主张是闻一多提出的,但是“三美”①主张诠释得最好的却是徐志摩。
③不知从何时起,徐志摩的诗歌被贴上“音乐美”的标签。卞之琳对其有此评价“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富于音乐性(节奏感以至旋律感)”。商务印书馆刊出的《徐志摩全集•诗歌卷》收录了徐志摩不同时期的诗歌192首。其中,就诗行形式来说,“参差建行”的诗歌一共有87首。黑格尔曾说,“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像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这种像构建建筑物一样的作诗方式,虽然只有简单的文字长短,但是它构建出来的结构美感往往存在情感张力,止于平仄以及音韵,那便要看这“文学大厦”的建设章法。徐志摩诗歌的形式多样,其中不顶格的写作方式便是产生视觉冲击和音乐美感的秘诀之一,同时,它也影响着音乐的强弱程度。另外,中国古典绘画艺术中的留白传统在非顶格诗歌中也有全新形式的体现。相对于工整的古典格律诗,空格的出现使现代诗歌产生了顿挫感,也赋予了现代诗更灵活的形式,增添了灵动飘逸之美。
庭院是一片静,
听市谣围抱;
织成一地松影——
看当头月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旧交替间,“旧”“新”文字往往混用,徐志摩的诗歌也会文白交杂,但其文字为诗歌赋予独一无二的音乐性。
B. 在胡适提出“我手写我口”时期,新月派憧憬、尝试新文学 同时仍坚守诗歌的部分传统——格律。
C. “参差建行”的诗歌占据了徐志摩诗歌的大部分,体现了其诗歌形式多样的特点,具有美感。
D. 诗歌中的音乐化诉求部分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中国古代的诗人或多或少都知晓音律,有的也会谱写乐谱。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徐志摩能够在留学期间获得诗歌创作成就,离不开他的言语天赋,也离不开他对古文创作规范的了解。
B. 闻一多认为诗的格律可以激发情感,格律即诗歌的音乐性问题,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能够使诗歌区别于日常语言。
C. 诗歌中的空格具有一定的好处,能让现代诗歌产生顿挫感,可以赋予现代诗更灵活的形式,增添灵动飘逸之美。
D. 徐志摩用自己的文字诠释诗行形式结构和情绪节奏对诗歌音乐化的重要性,创造了现代新诗范式。
3. 下列选项中,对诗歌《山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中》中奇数行均为6个字,偶数行均为5个字,使这首诗参差错落,体现出古典诗歌的节奏范式。
B. 《山中》是一首情绪悠扬、沉着缓慢的抒情诗,诗中长串的字符传达慢板节奏,夹杂着深沉又漫长的情绪。
C. 《山中》的行前空格,是徐志摩别具匠心地在顺畅的旋律中添加的停顿,给听者在心理上造成情绪的积塞。
D. 《山中》蕴含着跌宕起伏的情感并呈现出“起—落—起—落”之势的节奏,时而昂扬欢快,时而低沉凄婉。
4. 段落③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分析。
5. 请根据段落④⑤中对诗歌“音乐美”的阐述,试分析徐志摩诗歌《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音乐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参差建行’的诗歌占据了徐志摩诗歌的大部分”错,根据原文“商务印书馆刊出的《徐志摩全集•诗歌卷》收录了徐志摩不同时期的诗歌192首。其中,就诗行形式来说,‘参差建行’的诗歌一共有87首”,可见就诗行形式来说,“参差建行”的诗歌并未占据大部分。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浔阳江头那一夜
林那北
马蹄敲击着地面,晚风在马车卷帘外拂过,那是一种湿润的、夹带着很多水汽的风,与车内男人早已习惯的长安城完全不同。
从二十八岁进京应试起,这十几年,他都是在又干又燥的天穹下晨起暮眠,可是去年秋天他突然卷起行囊一步步离开自己熟悉的皇城,蹚过黄河,涉着长江,来到此,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