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6590字。
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试题卷总页数:8页。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需要填涂的地方,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需要书写的地方一律用黑色0.5mm签字笔。
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共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科学谋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纲领性文献。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被写进党代会的报告。
很长一段时期,劳动教育在我们大中小学都“消失”了,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也不见了。二十大报告中劳动教育的回归,就是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会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现在社会上的教育焦虑,如担心孩子上职业学校等问题,根源在于对劳动的价值、劳动者的态度出现了认知偏差。
(摘编自朱永新《二十大报告中,有这些关于教育的新提法新要求》)
材料二:
劳动教育关系国家命运、民族未来。我们需要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的角度思考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构。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出现拐点,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可能将不再增加。这一形势,要求我国劳动人口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该由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加转变为主要依靠劳动年龄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劳动教育不是一项简单的教学任务,它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制定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渐进的学习体系,精心策划、合理安排,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适切的教育和锻炼。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努力,需要全社会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实现劳动认知与劳动价值的回归,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收获技能,学会与人交往,锻炼各种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家长和学校需要积极配合,培育孩子的劳动观念,社会要营造尊重劳动者的氛围,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共同的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平均每周1课时,这样是搞不好劳动教育的。应结合各科教学,挖掘蕴含在各科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使劳动教育经常化、日常化。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考核体系,加强督导督查。杜绝劳动课只反映在课表上,平时却被语文、数学课或自由活动代替的现象发生;杜绝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发生;克服场地紧张,工具不齐的难题。通过学校自身建设、拓展社会资源共建等方式,建立劳动基地、劳技教育中心、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教育基地等,使劳动教育逐渐走上常态化发展的轨道。
(摘编自万作芳《劳动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党的二十大重提劳动教育,是对过去学校以及社会上人们忽视劳动教育的一次重大纠偏。
B. 很长一段时期,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都“消失”了,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也消失了。
C. 家长担心孩子读职业学校的教育焦虑,其实是对劳动价值和劳动者的态度出现了认知偏差。
D. 劳动教育需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因此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努力。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被写进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可见我们党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
B.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缺位原因复杂,有学校方面的,也有家庭方面的,还有社会方面的,扭转形势需要未来几代人的努力。
C. 劳动教育应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应做到经常化、日常化,而不仅仅是平均每周1课时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
D. 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督导考核,督导考核内容包括劳动课 否被其他课占用,师资、场地、工具、经费是否缺乏等。
3. 下列最能支撑材料一中观点的选项是( )
A. 荀子说:“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
B.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C. 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D. 顾明远说:“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要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重视劳动的教育功能。”
4. 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是最伟大的美,让孩子们认识这个美,是教育的奥秘之一。”请结合材料分析。
5. 劳动教育关系国家命运、民族未来。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才能做好劳动教育。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地回忆
孙犁
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