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8420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引入和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迁。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所带来的重要后果。1980年代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和发展,中国更是走上了“全球化”的快车道,西方文明、商业浪潮强烈地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在这种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急剧转型中,中国文化中的“恋土情结”逐渐变得淡薄,甚至一度成为“保守”和“落后”的象征。
与农业社会不同,在现代工业和商业体系中,土地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的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获取不需要通过对土地的精耕细作来进行。随着互联网和虚拟经济日益飞速发展,土地和农业在国家经济命脉中的地位日益下降,传统中国人的“恋土情结”逐渐失去了现实依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大量的农业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定居在城市。在中国的人口结构中,农业人口的比例急剧下降。伴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和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农村土地大量抛荒,传统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社会图景不复存在。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对乡村及土地的情感已无切身体验。
经济基础的变迁必然传导到上层建筑及观念层面。在现代经济及新的文明观念的冲击下,传统中国建立在土地和农耕社会基础上的礼俗文化、安土重迁的国民性格以及重视乡谊的交往伦理等都日渐式微。在有些人看来,发端于农业社会的传统文化及传统观念已然落后于时代,需毫不留情地抛弃。然而,中国文化中的“恋土情结”并非一种文化负资产。相反,它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积淀并传承千年的农耕文明,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仍然有其价值。这种文化遗产需要我们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发挥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正向功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传统农耕文明的日渐消逝,我们要对这种“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
其一,农耕社会所形成的一些社会礼俗和文化心理,并非都是“封建糟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对其继承或进行“创造性转化”。中国人的“恋土情结”是爱国爱家的基石,这种情结完全可以转化为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建立在农耕社会和农业文明中的一些礼仪和习俗,如敬天法祖的传统、耕读传家的风尚、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务实、勤勉、谦逊、温和、包容”等优良品质仍然值得我们珍视。传统中国人在农耕社会形成的对和平、稳定和秩序的追求,对“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的社会理想的追求,今天仍需大力弘扬。
其二,农耕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也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春雨初晴水拍堤,村南村北鹁鸪啼。含风宿麦青相接,刺水柔秧绿未齐”,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文化中的“恋土情结”一度成为“保守”和“落后”的象征。
B.与农业社会相比,现代社会的生产和消费资料不需要通过对土地的精耕细作来获取,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已经变得不太重要。
C.作者认为,通过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出一批“美丽乡村”,让百姓找回久违的“乡愁”,是对传统中国恋土情结的超越和回归。
D.文章提到,“三才合一”的观念是一种中国智慧,只有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在社会层面实现“天、地、人”的和谐共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文化的引入和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也因此走上了“全球化”的快车道。
B.从第三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安土重迁的国民性格和发端于农业社会的传统文化、传统观念都包含在“上层建筑及观念层面”之中。
C.传统中国人的“恋土情结”不是一种文化负资产,而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成为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前提条件。
D.加大对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可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土地文化的同时,给农业文明的发展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六段观点的一项是( )
A.海南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对传统村落进行升级改造。
B.位于贵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小七孔景区将本地民族文化融入旅游过程。
C.黑龙江开展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创新推出“文旅体验官”制度。
D.我国首家以传统土地文化为主题的中国土地文化博物馆在山东省高密市开馆。
(4)如何对“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写道:“我初次出国时⋯⋯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加以评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鹰影(节选)
红 柯
他们原打算在姨姨家待半个月,妈妈突然改变主意,提前回去。
姨姨家在阿尔泰南边的北屯,周围全是田野和大草原。孩子被草原迷住了,跑出去好远。妈妈穿高跟鞋,走路很不方便,妈妈干脆把鞋拎手里,踩着草地走。孩子蹲地上看一样东西,看得很出神,妈妈喊他他都没听见。孩子从来没有这么投入过。妈妈提着裙摆轻轻走过去,她的脑袋跟孩子的脑袋并在一起,在孩子注视的草地上,是一只大鸟的投影。
妈妈回头看天空,草原蓝色的天幕上,高高悬挂着一只鹞鹰,太阳好像卧在它的背上。这时,鹰向前滑动,翅膀展得很开却很薄,像隐形轰炸机。孩子紧跟着地上移动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