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770字。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第一至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石化机械四机公司,90后数控车床技师孙野已算是个“老师傅”了。从一名普通的大专毕业生成长为数控操作领域的青年能手,他十年磨一剑,用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
大学时参加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训项目,孙野第一次来到江汉油田。如今,他已在荆楚大地深耕11个年头。这一路,孙野走得并不容易。袖口隐隐约约的毛边,操作台上细细密密的刻痕……高压管汇事业部1号车间就是他的第二个家。孙野回忆,刚进单位那段时间,年轻气盛的他有些浮躁,工作也相对没那么积极。后来,他看到组里一位老师傅每天都早早到岗清理好周边工作环境,抢着干本来可能不需要他负责的事,对大家一视同仁,在工作各个方面精益求精。孙野为此深受触动,干起活也越来越认真踏实。
在研究175兆帕超高压活动弯头时,对于压裂管汇的要求,正常的误差可能是两个丝,但是孙野和团队经过多次调整,专门定制出7种不同的特殊刀片,将误差控制在了一丝五分,甚至是一丝以内,也就是0.01毫米,六分之一头发丝的精度。高压活动弯头的位置精度、形状精度、尺寸精度都达到了更高标准。这几块元件体量不大,却是目前全球压力等级最高的高压流体控制元件。175兆帕,相当于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积要承受1750公斤的重量。这一突破不仅提高了深层页岩气压裂作业中管汇元件的安全性、可靠性,进一步奠定了中国石化机械四机公司在高压管汇技术方面的“领跑者”地位,也为中国油气开采深度从千米级提升到万米级提供了支撑。
孙野不仅在自己的专业数控技术上深耕,还在工作之余自学了三维绘图、计算机编程等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闲暇时,他喜欢看短视频平台上涉及航空航天,新型材料等领域的科普内容,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从其他角度观察机械行业的发展。他说,作为新时代的四机人,固步自封是走不长远的,要时常产生新念头,不断尝试新技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突破
2021年,中国石化机械四机公司成立了“孙野创新工作室”。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两年间共有16名优秀员工陆续加入,致力于新产品试制和复杂工件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工作室成立以后,他不仅需要承担生产任务,还要定期组织部门内的一些培训、交流,工作范围从自己的岗位扩大到了整个车间,工作室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踊跃加入进来。孙野说:“要培养更多的新人还是蛮有压力的,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挑战、一个动力源泉,只有不断给自己这种压力,才能不断地往前走。”
(摘编自杨雅楠《九○后“老师傅”诠释工匠精神》)
材料二: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全面崛起,在长期实践中,广大技能人才养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执着,离不开大国工匠的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孙野的工作态度从浮躁不积极到越来越认真踏实,主要是受到了组里一位老师傅对待工作精益求精态度的影响。
B.孙野率领团队精心研制出的175兆帕超高压活动弯头,为中国油气开采深度从千米级提升到万米级提供了支撑。
C.我国的广大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决定性力量,他们在长期实践工作中培育形成了工匠精神。
D.要想成为高技能人才,除了要有高超的工艺和技术,还要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90后数控车床技师,孙野能够成为数控操作领域的青年能手,与他用实践行动诠释工匠精神密切相关。
B.除了深耕专业数控技术,孙野还积极“跨界”学习,自学三维绘图、计算机编程等技能,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C.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提到高技能人才,并将其和大国工匠与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相提并论,说明国家对高技能人才极为重视。
D.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不断优化技能人才的成长环境,企业和政府都应为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和切磋技艺的机会。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段浩杰带领团队研发出厚度0.02毫米、宽度600毫米的“手撕钢”,打破了这一工艺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B.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甘愿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三十年如一日地为太行山区林业发展、农民生产致富殚精竭虑。
C.钳工郑志明刻苦练习,手工锉削平面可将零件尺寸误差控制在0.003毫米以内,手工画线钻孔的位置误差能控制在0.05毫米以内。
D.无锡一线技术工人何光华率领团队攻克“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解决了电缆检测的行业难题。
4.材料一是人物通讯,材料二是新闻评论。两则材料都列举了相关事实材料,但表达特点和表达意图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5.假如孙野入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请结合材料二中对“工匠精神”的论述,给材料一中的孙野写一段颁奖词。(100字左右)(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逃跑
铁凝
二十多年前,老宋从北部山区来到这个城市,这个剧团。他在团里的任务是传达、收发,兼烧一个开水锅炉。每天早、中、晚,锅炉不仅定时定点烧开,温度也绝对可靠。那时,老宋还会站在院子里,亮起大嗓喊几声:“老师们,水开了!”为了这称谓老宋还颇费了心思:将全团干部演员职工家属统称为老师。老师这个称谓毕竟谁都不反感,无亲疏远近之嫌,无厚此薄彼之意。
不过,这并不是说老宋是一个喜爱喧闹的人,相反,他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