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6480字。
扬州树人学校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语文 2023.4
(总分:150 分;考试时长:150 分钟;)
一、积累运用(30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 分)
文字似静幽的莲花,清丽而芬芳,若轻轻碰触,暗香便由指间漾溢上心头。静静徜徉于文字 天地,可以领略.到远离尘嚣、远离名利纷争的(A)世.外.桃.源.的极美风光,可以聆听到来自云水深 处的曼妙梵音,聆听到来自旷远、来自尘世外的袅袅天籁。
文章是书案上的山水,讲述一个个(B)抑.扬.顿.挫.的故事,一次次(C)精.彩.纷.呈.的历程;山 水则是大地上的文章,“江山如画”,钟灵毓秀,才能孕育出今古才人。读者往往(D)足.不.出.户. 就可以领略到田园水畔的风光、风土人情的奇妙。好的文字不仅仅怡情视觉,还在悄无声息中慰 jiè和修复我们的心。在她优美意境的渗透和感染下,心便清澈和明媚起来。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 分) 领略.( ) 慰 jiè( )
(2)画横线的“逗号”应该为 。(1 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轻轻碰触”“江山如画”“袅袅天籁”“风土人情”几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画波浪线句主干为“心清澈和明媚”。
C. “徜徉”“天籁”“往往”分别是动词、名词、副词。 D.“文字似静幽的莲花”是比喻说法,形象地写出了阅读文字所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
(4)语段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世外桃源 B.抑扬顿挫 C.精彩纷呈 D.足不出户
2.下列对文学作品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童年的生活总是令人怀念的,鲁迅在小说《社戏》中用第一人称写了自己少年时代在平桥村 看社戏的故事,表达了对少年时代生活,特别是对与农家小伙伴诚挚情谊的怀念。
B.大雁对节气的变化有着强烈的感知能力,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用抒情的笔法写了《大雁归
来》一文,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表现出对它们命运的关注,体现了一位环境保护主义者的 深切思考。
C. 身处逆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陶渊明面对黑暗社会选择归隐,勾勒出理想的“桃花源”;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常常探山访水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小石潭记》即写于此时, 抒发了 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
D. 《灯笼》这篇散文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
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 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3.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共 9 分,每空 1 分)
① ,胡为乎中露?②蒹葭苍苍, 。
③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 ,悠悠我心。⑤ ,波撼岳阳城。
⑥“琴瑟”是两种古老的乐器,象征了美好的爱情与和睦的婚姻,在古诗中经常出现。如《诗 经??关雎》中“ , ”两句以“琴瑟”来表达对恋人的亲近和 对美好生活的畅想。
⑦古人的送别诗多给人悲戚之感,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给人以积极的力量,尤其 是“ , ”两句更是成为了千古传唱的佳句。
4.综合性学习。(9 分) 校学生会拟开展以“品读经典诗文,传承优秀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①划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 分)
②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1 分)
(2)活动中,同学们编辑了 3 本诗集,取名为《童趣》《怀乡》《春意》,请根据诗集名为下面 诗句依次进行排序 、 、 。(3 分)
①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③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A. ②③① B. ①③② C. ①②③ D. ③②①
(3)活动结束后,小雨同学对苏轼的诗文很感兴趣,在你的推荐下下载了校图书馆 APP,请你依据 下图,向他介绍使用流程。 (3 分)
二、阅读理解(57 分)
(一)名著阅读。(9 分)
【语段一】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 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 却不免写得草率些。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 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看的。这种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