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0810字。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默写
(1)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安安同学下半夜起身去登山。山里半夜凄清的氛围让他感到寒冷与恐惧,她可以用《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来体现这种心情。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丙]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纺、麻桌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2.[甲]属于“风雅颂”中的《______________》篇;[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人名)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足为外人道也( ) (2)杨谢而从之(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从[乙]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可知“渔人”没有留在桃花源,从[丙]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可看出杨氏是要定居穴中的。
6.[乙][丙]所描绘的社会面貌、居民生活状态等方面,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语回答)
7.对上述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诗写了一个男子思念追求女子的过程,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乙]中是渔人偶然发现了桃花源,[丙]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大山之穴。
C.[丙]文中的民众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丙]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穴。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的”“得”“地”的前世今生
①几年来,在学生作文、荧屏字幕,乃至报纸杂志上,结构助词“的”和“地”混淆不分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开始扩展到“得”字了。就连某知名报纸上也出现了“乌鸦远比人们想象得更聪明”的表述。
②人们不禁要问: ? ?
③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得”“地”三个字同属于结构助词,一般置于一个词或词组的前面或后面,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构关系,特别是句子中语汇之间的关系。
④不过,上述“的”“得”“地”的用法,并不是自古以来一直这样清楚而固定的。
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