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14910字。
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前的都市文学研究,正面临踟蹰不前的困境。近年来对都市文学的讨论并未触及本质,而是更多停留在“都市文学的合法性”等表象问题的争论上,远远落后于以都市为表现对象的文学的创作实践,更谈不上对此做出前瞻性的思考。如何打开这个死结,随之也成了研究者们热切关注的话题。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认为,首先有必要突破简单、生硬的题材的限定,从相对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都市文学。他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被我们看成乡土文学题材的作品,其实也写到了都市,并非正统意义上的乡土文学概念所能涵盖。“从这个角度看,不仅是都市文学,还有与之相对的乡土文学的概念,都需要做出修正。”
评论家洪治纲表示,长期以来,对乡土文学的合法性和高尚性的强调,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乡土文学崇高的美学法则,这种潜在的观念不能不对都市文学的书写带来压制和遮蔽,也使得我们对当下都市文学的复杂性普遍缺少认识。他注意到当下都市文学思想的深刻性在衰退的现象。“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作品对人性的探索不够深刻,而是缺乏宏大叙事的深刻性。同时,审美的感官化被无限放大。在他们笔下,你能看到在都市中生活的个体普遍没有精神归宿感。”
(摘编自傅小平《如何理解“都市文学”?评论家:在于作家的精神立场》)
材料二:
我们当下的都市文学,其实和工业有很密切的关系。南方的城市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经济走在前列的前沿阵地,更多关注的是农民工,是民企、外企,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工业方面的文学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会不一样。贺绍俊说:“我觉得真正的都市文学就应该站在城市立场,什么叫城市立场?是把城市作为理想栖息地的人们去共同塑造城市文明。真正的城市文化传统还没有建立起来,实际上站在城市立场上首先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贺绍俊认为,修正都市文学的概念,突破简单生硬的题材限定,从相对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都市文学,则可解开都市文学困境的死结。
B.洪治纲认为,乡土文学崇高的美学法则压制遮蔽了都市文学的创作,阻碍人们对当下都市文学的深入认识,此现象还将持续很长时期。
C.勒•克莱齐奥认为城市即使能被书写出来也已失去真实性,但作者认为已经有人敏感地写出了城市的变化,作家并非完全无能为力。
D.新世纪以来,因人性裂变、灵魂挣扎、社会嬗变而引发的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使我国具备了书写都市文学、城市文学的条件和气候。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分析了当下都市文学的创作困境、突破方法以及问题成因,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总领下文,整体是总分结构。
B.材料二以《局外人》为例证明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都市立场、都市精神,引导人们重新审视老工业基地的经济价值。
C.材料三将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突出我国地域文化融合的广泛性、包容性、冲突性,说明我国都市文化的先进。
D.三则材料都运用了引用论证,包括东西方学者观点,材料一、二的引用是正面论证,材料三的是反面论证,角度各异。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三的论证思路。(5分)
5.某位作家创作了一部作品:描述某农民工在重新焕发生机的老工业基地拼命工作、想攒够钱之后回家乡重建房屋同家人团聚的酸甜苦辣。你觉得这部作品属于都市文学吗?为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进行分析。(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的问题。
墙下短记
史铁生
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扎根在记忆里。它们一向都在那儿安睡,偶尔醒一下,睁眼看看,见你忙着就又睡去,很多年里它们轻得仿佛不在。千百次机缘错过,终于一天又看见它们,看见时光把很多所谓人生大事消磨殆尽,而它们坚定不移固守在那儿,沉沉地有了无比的重量。
近些年我常记起一道墙,碎砖头垒的,风可以吹落砖缝间的细土。那墙很长,至少在一个少年看来是很长,很长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