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区域性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C卷)
- 资源简介:
- 共26题,约12030字。 - 宁德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区域性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C卷) 
 (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0小题,2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捋取(luō) 分蘖(nè) 籼稻(shān) 钿头银篦(tián)
 B.百舸(gě) 强(qiáng)橹 搭讪(shàn) 訇(hōng)然中开
 C.发髻(jí) 虔(qián)诚 悲怆(chàng) 挥斥方遒(qiú)
 D.罅(xià)隙 羁(jī)鸟 木讷(nè) 青青子衿(jīn)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去来江口守空船(来来去去) 赢得仓皇北顾(败逃中回头北望)
 B.渌水荡漾清猿啼(清澈) 弦弦掩抑声声思(声音低沉)
 C.人生几何(多少) 憔悴损(损坏)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状况) 莫辞更坐弹一曲(更加)
 3. 下列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B.榆柳荫后檐
 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D.一尊还酹江月
 4.下列都不含有古今义的一项是 ( ) (2分)
 A.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B.失向来之烟霞 户庭无尘杂
 C.暮去朝来颜色故 桃李罗堂前
 D.须行即骑访名山 开荒南野际
 5.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误落尘网中
 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卷起千堆雪
 6.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沁园春•长沙》里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主要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想象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呼告式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越陌度阡”中的“陌”指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指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B.《诗经》原称《诗》,它是“五经”之一。“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