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6300字。
洞口四中高一语文月考试卷
2006-5-26 制卷人:雷琼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答案全部写在答卷上,总分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 分)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当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濒临(bīn) 刽子手(kuài) 汗流浃背 (jiá) 罄竹难书(qìng)
B、粗犷(kuàng) 纤夫(qiān) 饮鸩止渴 (zhèn) 瞠目结舌(chēng)
C、鞭笞(chī) 塑造(sù) 相形见绌 (chù) 纵横捭阖(băi)
D、特殊(chú) 紊乱(wĕn) 令人发指(fà) 安步当车(d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缀学 山洪爆发 谙练 饴笑大方
B、寒喧 深居简出 险峻 久负胜名
C、荒谬 委曲求全 萦绕 徇私枉法
D、抱歉 坚苦卓绝 更迭 一愁莫展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可以______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②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_______得比罐头还严密。
③四百多年里,它一面______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④在不断的炮火_______中,有时清晨起来,在茅屋后面或是山脚下的丛林里,我听到了黄鹂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
A、推想 禁止 剥蚀 洗涤 B、推想 禁锢 剥蚀 洗礼
C、联想 禁锢 腐蚀 洗礼 D、联想 禁止 腐蚀 洗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
A、 听老师这么一说,他的心里豁然开朗,什么都明白了。
B、 做学问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C、 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不要故弄玄虚。
D、 自从改变了经营作风,这家小饭店变得冷冷清清,门庭若市。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若为王,我的姓名就会改作“万岁”,我的每一句话都成为“圣旨”。
B、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C、“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D、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B.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代大约三千年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鲁迅先生对《史记》赞叹不已,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它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推崇备至。
C.韩愈,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与柳宗元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因其在新乐府创作上的杰出贡献,被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望夜空,常常见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各种各样形状不同的极光。毫不夸张地说,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人们将极光按其 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极光形体的亮度变化也是很大的,从刚刚能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亮度,一直亮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在强极光出现时,地面上物体的轮廓都能被照见,甚至会照出物体的影子来。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我们形容事物变得快时常说:“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极光可真是这样,名副其实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化莫测,而这—切又往往发生在几秒钟或数分钟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