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0-2021学年度(上)省六校协作体高一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0/16 8:22: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8 总计: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2140字。

  辽宁省2020-2021学年度(上)省六校协作体高一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6 小题,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 题。材料一
  疫情难阻书香,阅读润泽心田。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
  但也给“宅”在家里的人们带来了难得的时光。不少人纷纷选择回归阅读,用读书充实生活,从书籍中汲取力量。犹记得,一张患者戴着口罩在武汉方舱医院读书的照片,在社交媒体广为流传。令人动容的不仅是他阅读的那份专注,更是他从阅读中得到的面对疫病的乐观与从容。一位学者说得好,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辽阔和宽广,坚韧而顽强,也使我们获得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和浮躁。困难时刻,阅读之所以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也正在于此。
  放在更宽广的人生视角看,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还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和气象。阅读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气质的变化,塑造我们的性格?原因或许有二:一是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二是因为阅读还能给人以智慧。如今,信息唾手可得,获取知识的门槛变低了,但信息芜杂,人声鼎沸。是书籍,而不是碎片化的资讯,能给人以系统化的知识、整体性的思考。同时,面对各种不确定性,阅读让人们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游万仞中,获得人生的坐标,更好地审视自己和外在的环境,知道自己该向何处去。因为有知识,我们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因为有智慧,我们才能懂得如何对抗不确定性,在风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世界,是气象万千的精神品格。
  其实,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养方式。《宋史》曾载,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的吕祖谦,少时性情急躁,极易迁怒于人。他正是通过阅读,不断磨练自己的品性,最终在读到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教诲时,自己心中的忿气“涣然冰释”。我们常说,文以化人,这既是指在古圣先贤的熏陶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土,也是指以阅读修身养性,用读书淬炼意志品质。
  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也自有日常生活的春夏秋冬。阅读从来不是要让人双脚离开大地,从来不是鼓励人们远离生活,恰恰相反,是要让人即便遭遇困难,依然能够勇毅前行,即便知道人生路上总有坎坷,依然能够笑迎挑战。阅读给人带来的,不是消极和虚无,而是希望和力量,是雄健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选材于陈凌《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
  材料二
  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甲)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 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乙)
  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丙)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
  (丁)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不妨就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质量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选材于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1.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A. 阅读能给人以力量和希望,使我们获得宁静,有助于我们度过疫情这段困难时期。
  B. 因为阅读可以塑造我们的性格,所以在阅读中我们可以独立思考,更好地审视自己,有定力,不焦虑。
  C. 在第三段中,作者借吕祖谦的例子证明“文以化人”的作用,也就是说阅读可以修身养性。
  D. 文章的结尾和开头呼应,再次强调阅读可以润泽心田,带给人精神力量。
  2.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读书带给人精神上的丰盈的一项是(3 分)( )
  A.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元元:指人民) (陆游《读书》)
  B.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C.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和董传留别》)
  D.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于谦《观书》)
  3.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是(3 分)( )
  A. 经典可以使每一个阅读者在精神上得到启迪或享受,使他们的灵魂填充智慧。
  B. 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宝库,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
  C. 作者为那些阅读经典的人感到荣幸和自豪,同时也对从未接触过经典的人感到遗憾和惋惜。
  D. 经典需要人们用心去品味涵养,是需要灵魂参与的高级活动,普通大众是不能喜爱和享受的。
  4. 材料二阐述了经典和我们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人们之所以读书,都要达到三种目的:首先要满足实际需求,其次是消遣,最终获得精神享受。
  B. 真正的阅读不仅要读经典,还要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
  C. 阅读被时间筛选出来的经典,能够获得自我发现和成长,这才算真正的阅读。
  D. 普通人可以用一种轻松的心态阅读经典,就像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样轻松。
  5. “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这句话是从文中甲、乙、丙、丁中的一处摘录出来的,若要还原到文本,你认为它应该在(3 分)(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6. 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概括阅读经典有哪些方法,并结合文本具体说明。(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山 音
  秦碧薇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外公谢世的次日,雾霭沉沉,下着密如针脚的雨。
  我对外公印象不深,依稀记得是个文弱的老人。也只偶尔听母亲谈起,说外公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在外求学十余载,漂泊十余载,兜兜转转又回到山里。膝下的子女都走出大山,他却执意守在山脚的泥土房里,当了大半辈子的教书先生。没料到,一场乍暖还寒的三月冷雨,竟让他与这三尺讲台永别了。
  山里的世界静极了,没有丝毫外界的声音,而那些留守山中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