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7题,约23410字。
河北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共10页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顺序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书写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基础反馈(共10分,每小题2分)
1.选出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
A. 诚能得樊首(如果)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买) 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B. 使毕使于前(使者) 东阳候、冯敬之属乃短贾生(说人坏话) 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
C. 沛公不胜杯杓(承受) 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因为) 以穷困来归丹(走投无路)
D. 事之不就(成功) 而循礼者不足多(赞扬)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作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
A项,“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购”,“重赏征求”意思;
B项,“使毕使于前”译为“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前一个“使”是“让”的意思,后一个“使”是“使命”意思,而非“使者”;
C项,“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意思是“依靠孝公的宠臣姓景的太监求见孝公”,“因”解释为“依靠”。
故选D。
2.选出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现象一致的一项
A. 范增数目项王 此其志不在小 函梁君臣之首
B. 沛公从百余骑 太子迟之 越国以鄙远
C. 吾得兄事之 以身翼蔽沛公 箕踞以骂之
D. 无案牍之劳形 等死,死国可乎 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明确要求,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现象一致的一项”,然后逐一浏览选项内容,结合语境和所学的文言知识进行分析。
A项,“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函梁君臣之首”,“函”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
B项,“沛公从百余骑”,“从”使动用法,“使……跟从”,或者译为“率领”; “太子迟之”,“迟”意动用法,“认为……是迟缓的”;“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作为边邑”。
C项,“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箕踞以骂之”,“箕踞”是指“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D项,“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等死,死国可乎”,“死”,为动用法,“为……而死”;“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利”,“对……有利”。
故选C。
3.下面各选项中对原文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之后,又要在西边扩张它的疆界。
B.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沛公)特意派遗将领把守关口,是防备盗贼出入和意外的变故。
C.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译: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连接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
D.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译: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国都说新法个便利的秦人用千来计算。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B. 为纪念戏剧大师梅兰芳而举行的颁奖晚会上,梅兰芳弟子唱到动情处,想起恩师,不由长歌当哭。
C. 俄塔社北京分社社长安德烈•基里洛夫给李克强总理写信,为了不耽误总理的宝贵时间,他特地用中文写信,并且尽量将信件写得短小精悍。
D. 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