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1/15 12:02: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9140字,答案扫描。

  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1~4课。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作为自古以农立国的农业大国,村落在我国有着悠久长远的发展历史。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把握村落发展的历史逻辑,不仅有助于揭示中华文化的源与流,夯实文化之基,更将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滋养和智慧支持。
  ②村落的产生并非是伴随人类的起源就出现的,而明显是人类进化和人类文明起源时期的产物。群居作为动物性本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特别是到了智人阶段,人类为了降低个体的生存难度,发展出了共同防御、共同发展的族群观念,因而基于血缘的聚众而居开始发生。只是由于人类起源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了获取食物,需要频繁迁徙,才未形成长期的、固定的、规模化的居住点。而由于生存的驱动,人类开始积极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出大量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包括工具、器皿和制作它们的经验、技术,以及语言、制度、道德和原始信仰等。由此,动物性血缘聚众本能开始向社会性聚居意识转变。于是,地域空间上的居民点开始与作为社会单元的氏族组织重合,具有社会村落内涵的聚落随之产生。
  ③原始社会后期,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使早期社会从氏族进化为部落,部落又发展到部落联盟。建立在氏族组织之上的村落向群团化发展,并形成以城郭为中心的地缘一体化趋势。由此,国家应运而生。
  ④国家的出现,意味着跨地域、跨血缘、跨部落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建立。国家要维系和巩固这种关系,其前提和基础是对土地和人口的全面掌控。因此,村落就具有了国家层面的意义。伴随国家对村落的实际认同,“村”的概念在东汉随之出现;到东晋南朝时期,朝廷文献中有关“村”的表述多了起来,大有取代其他称谓的趋势。《水经注》中名“村”的聚落有19处,表明“村”作为一种名称和地域概念在被广泛接受。至唐代,国家更是构建了“村坊分治”的行政管控体系。
  ⑤中国村落属于血缘型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于宋代以后,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村落的宗族化发展。不仅村民姓氏体现为一至两个明显的主姓,,币且形成了以族规、家训和家法等为形式的宗法制度。其次是互助体系的形成。村民存在互帮、互贺、互助的道义成分与关系。再次是信仰的一致性。明清时期,村落中超越宗族范围的庙宇修葺和共同祭祀活动成为常态,体现出明显的村域整合意义。最后是村落治理的乡约化。乡约是村落自治及保障村民共同生活的一个重要制度。这些乡约对村民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行为,以及迎来送往、婚丧嫁娶等社会性活动做了规范性要求。
  ⑥村落共同体的形成,也意味着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世界的产生。除田赋摇役、战争动乱等不可抗拒因素外,村落较少与外界发生联系,是一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的推进,近代以来的村落共同体正逐步转型与发展。
  (选自《变迁与转型:中国村落发展的历史逻辑》,胡彬彬 邓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村落历史悠久,把握村落历史发展逻辑,从中可看到中华文化的源与流。
  B.人类起源后,因为没有固定的居住地域,为了获取食物,需要频繁进行迁徙。
  C.国家想要维护与巩固统治区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就要掌控土地和人口。
  D.乡约对村民日常行为和迎来送往、婚丧嫁娶等社会活动有约束,但这不是国家行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文首先提出了观点,后文接着按村落的产生与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论证。
  B.第②段阐述了人类群居生活的两个过程:一是基于血缘的聚众而居,二是社会性聚居。
  C.第④段末尾阐述《水经注》中使用了大量的“村”字,论证唐代构建了村落的行政管控体系。
  D.第⑤段阐述宋代以后中国村落的突出表现,给下文自给自足的封闭世界做了注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只要从村落发展的历史逻辑中获取文化滋养和智慧支持,就能够振兴乡村。
  B.人类开始改造其生存环境的阶段虽比智人阶段有进步,但这种改造行为目标较单一。
  C.氏族组织之上的部落联盟向村落的群团化方向发展,国家随之诞生。
  D.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进程加快,村落也会转型与发展,但其本质不会变化。
  (二)实用类文木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在西北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