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上学期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2021届第一学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4题,约21320字。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2021届第一学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课内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舸争流(gě) 怆然然涕下(chuàng) 隽语箴言(zhēn) 浪遏飞舟(è)
B. 风流倜傥(tì) 一蓑烟雨(suō) 焚膏继晷(guǐ) 掎角之势(jǐ)
C. 流言蜚语(fēi) 泥古不化(nì) 宴安鸩毒(jiū) 前倨后恭(jù)
D. 沆灌一气(hàng) 海市蜃楼(shèn) 膏腴之地(yú) 聊以慰藉(jiè)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C项,宴安鸩毒(jiū)——zhèn。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狙击手 蛛丝蚂迹 株连 脍炙人口
B. 渡难关 心力交悴 犒劳 既往不咎
C. 盥洗室 蔽帚自珍 遐迩 对簿公堂
D. 俱乐部 莫衷一是 陷阱 风雨如晦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A项,蛛丝蚂迹——蛛丝马迹;B项,心力交悴——心力交瘁;C项,蔽帚自珍——敝帚自珍。故选D。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万类霜天 自由。
②但,我是这般 不安!因为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③她 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④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着彩虹似的梦
A. 竞 忸怩 彷徨 沉淀
B. 竞 忸怩 彷徨 积淀
C. 竟 扭捏 徘徊 积淀
D. 竟 扭捏 徘徊 沉淀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竞”本意是角逐,互相争胜,如竞争、竞赛;争斗有时会很激烈,“竞”也指强劲,强盛。“竟”,从音从人,乐曲尽为竟,谓愉悦,终了,完毕。结合“自由”分析,选用“竞”。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扭捏:指走路时身体故意左右摇摆;形容举止言谈不大方。结合“不安”分析,选用“忸怩”。彷徨:表示徘徊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也表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结合“寂寥的雨巷”分析,选用“彷徨”。沉淀:是将溶液中的目的产物或主要杂质以无定形固相形式析出再进行分离的单元操作。积淀:指积累沉淀,也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结合“天上虹”“揉碎”等分析,选用“沉淀”。故选A。
4.《沁园春•长沙》中的秋景、《雨巷》中的雨巷、《再别康桥》,给读者不同的美感,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秋景一凄美;雨巷一秀美;康桥一壮美
B. 秋景一壮美;雨巷一凄美;康桥一秀美
C. 秋景一凄美;雨巷一壮美;康桥一秀美
D. 秋景一壮美;雨巷一秀美;康桥一凄美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意象特征的解读的错误。《沁园春•长沙》中,结合“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分析,写大山,树林,湘江,船只,鹰鱼等,既有自然物,也有动植物,品类齐全,充满生机。《雨巷》中的雨巷,悠长、寂寥、颓败、陈旧、泥泞不堪。体现的是凄美。《再别康桥》,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故选B。
5.依次填入下列诗句中空缺处的意象,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 。
②往事越千年, 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
③芭蕉不展 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④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A. 霜 汉武 丁香 荆轲
B. 香 魏武 竹笋 渐离
C. 香 汉武 竹笋 荆轲
D. 霜 魏武 丁香 渐离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结合“秋风劲”分析,应该选“霜”;“东临碣石”是曹操的《观沧海》中的诗句,魏武、碣石: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公元二零七年)北伐乌桓,路过碣石山。碣石山在北戴河外,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