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上学期期末复习,3份)
- 资源简介:
约5300+6400+6290字。
2018年1月9日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二)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 遥
在我的创作生活中,几乎没有真正的早晨。我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通常情况下,我都是在凌晨两三点入睡,有时甚至延伸到四五点。
在《平凡的世界》全部写作过程中,我的早晨都是这样从中午开始的。对于我,对于这部书,这似乎也是一个象征。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
在《平凡的世界》进入具体的准备工作后,首先是一个大量的读书过程。读的书大部分是长篇小说,同时也读其他杂书,政治、经济、历史和宗教等方面的著作。在这些人类已建立起的宏伟精神大厦面前,我开始试着把这些千姿百态的宏大建筑拆卸开来,努力从不同的角度体察大师们是如何巧费匠心把它们建造起来的。而且,我也敢勇气十足地对其中的某些著作“横挑鼻子竖挑眼”,去鉴赏它们的时候,也用我的审美眼光提出批判。
在我所有阅读的长篇长卷小说中,外国作品占了绝大部分。从现代小说意义来观察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在成就最高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等书中,《红楼梦》当然是巅峰,它可以和世界长篇小说史上任何大师的作品媲美。在现当代中国的长篇小说中,除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我比较重视柳青的《创业史》。这次,我在中国的长卷作品中重点研读《红楼梦》和《创业史》。这是我第三次阅读《红楼梦》,第七次阅读《创业史》。
在这次专门的读书活动进行得差不多的情况下,我立刻按计划转入另一项“基础工程”——准备作品的背景材料。
《平凡的世界》将涉及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中国城乡广泛的社会生活。这十年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期,其间充满了密集的重大历史事件,要掌握这十年间中国究竟发生过什么,较为可靠的方式是查阅这十年间的报纸——逐日逐月逐年地查。于是,我找来了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一种省报,一种地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计本。房间里顿时堆起了一座又一座“山”。
我没明没黑开始了这件枯燥而必需的工作,一页一页翻看,并随手在笔记本上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的大事和一些认为“有用”的东西。工作量太巨大,中间几乎成了一种奴隶般的机械性劳动。眼角糊着眼屎,手指头被纸张磨得露出了毛细血管,搁在纸上,如同搁在刀刃上,只好改用手的后掌(那里肉厚一些)继续翻阅。用了几个月时间,才把这件恼人的工作做完。以后证明,这件事十分重要,它给我的写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到此时,我感到室内的工作暂时可以告一段落,应该进入另一个更大规模的“基础工程”——到实际生活中去,即所谓“深入生活”。
我提着一个装满书籍资料的大箱子开始在生活中奔波。一切方面的生活都感兴趣。乡村城填、工矿企业、学校机关、集贸市场;国营、集体、个体;上至省委书记,下至普通老百姓;只要能触及的,就竭力去触及。
在这无穷的奔波中,我也欣喜地看见,未来作品中某些人物的轮廓已经渐渐出现在生活广阔的地平线上了。
最后,我决定到一个偏僻的煤矿医院开始第一部初稿的写作。
……
通过六年不间断的奔跑,现在我已真切地看到了终点的那条横线。
撞线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在我的一生中,需要记住的许多日子都没能记住,其中也包括我的生日。但是,1988年5月25日这个日子我却一直没能忘记——我正是在这一天最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大师们的作品,路遥不仅试着拆开进行鉴赏,而且也敢于用自己的审美眼光对某些著作提出批判。
B.逐日逐月逐年地查阅,翻看搜集到的报纸合订本并随手记下“有用”的东西,给路遥的写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C.“一切生活我都感兴趣”表现了路遥对生活的热爱,更重要的是为小说内容、人物准备素材。
D.“1988年5月25日”这个日子比自己的生日还重要,路遥是为生命而写作的人,这也是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原因。
2.在写作《平凡的世界》之前,路遥进行了哪些准备工作?请简要概括。
3.文章以“早晨从中午开始”为题目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进行探究分析。
【参考答案】
1.D
2.(1)大量读书;(2)准备作品的背景材料(大量依据);(3)深入生活。
3.(1)路遥都是在凌晨两三点,甚至四五点入睡,所以他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本义);(2)尽管生命进入正午(或人到中年),在工作上却像朝阳一般充满朝气(文义);(3)为给人类创造精神食粮,做出巨大牺牲,表现了作者精神的高贵(主旨)。
3.本题是一道标题含义探究题,答题关键 “含义” “结合文本简要进行探究分析”,答题时先从字面、文本含义解释,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从精神层面探究深层含义。字面含义:路遥都是在凌晨两三点,甚至四五点入睡,所以他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文义:尽管生命进入正午(或人到中年)在工作上却像朝阳一般充满朝气;精神层面:为给人类创造精神食粮,做出巨大牺牲,表现了作者精神的高贵,这也是文章的主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白鹿原上寻找陈忠实
“世间已无陈忠实,天地白鹿魂永存。”白鹿原不仅是陈忠实代表作《白鹿原》的名字,也是确有其实的地名。1942年,陈忠实就出生在这里。
……
2018年1月10日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三)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6-2017学年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共和国飞机设计之父徐舜寿
1933年9月,16岁的徐舜寿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工程组,毕业后到杭州笕桥飞机制造厂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轰炸杭州笕桥,徐舜寿立志要“航空救国”。1944年9月他被派往美国学习航空,参加了FD-l飞机的设计工作,学成回国后从事运输机设计等工作。1949年春,徐舜寿所在的南昌第二飞机制造厂被迫迁往台湾,他在地下党的帮助下,辗转来到已经解放的北平,投身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建设。
建国初期,中国的航空工业极其薄弱。为摆脱这一落后局面,1953年国家把航空工业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周恩来总理为航空工业提出了“由修理到仿制,再到自行设计”的战略发展方针。1956年8月,航空工业局决定在沈阳创建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首批受命组建飞机设计室的有徐舜寿、叶正大,黄志千等,同时还从全国各地调集了近百名科技人才和新毕业的大学生,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未涉足飞机设计。徐舜寿被任命为设计室主任。
当时空军航校普遍使用的螺旋桨、后三点起落架式的雅克-11中级教练机,已满足不了喷气式飞机的训练要求。为了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经过反复思考和仔细分析论证,徐舜寿认为,第一架飞机应当是一种喷气式歼击教练机(后定名为歼教-1飞机)。这不仅是培养新飞行员的需要,也是新中国设计队伍建设的需要。况且,中国初步积累了生产、使用和维修飞机的经验,并成功仿制了雅克-18初级教练机和米格-17高亚音速战斗机;同时,我国已经具有制造喷气歼击机的工业基础。
徐舜寿很重视苏式飞机的研究,到任后也倡导设计人员认真研究苏联各类型号的飞机和各种技术手段,而他的设计思路并没有被苏式飞机框住,他的想法是“学习苏联、参考英美”,稳步前进。因而,他在后来歼教-l的设计中,选用了美英式的两侧进气方式,而没有沿袭苏联传统的机头进气方式。这种两侧进气的布局先后被用到我国的强-5飞机以及一系列新的战斗机上,后来苏联自己设计的飞机也改用了两侧进气。
1958年7月26日,正式试飞。首飞成功后,叶剑英元帅特地从北京赶到沈阳参加了歼教-1的庆功会,并观看了精彩的飞行表演。
这一年“大跃进”开始了,飞机设计室曾提出设计超音速歼击机的设想,初始方案尚比较实事求是:马赫数1.4升限18000米。由于形势变化,飞机设计指标一路攀升:马赫数急剧上升至1.8、2.0。看到不尊重科学规律的种种现象,徐舜寿大胆直言:目前我国还不具备研制这一种飞机的条件。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他敢于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
2018年1月14日 每周一测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地时间10月5日下午1点,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结果终于图穷匕见,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获奖。
②很显然,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没有别的目的,就是要向朝鲜施加压力,逼其就范,这分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③自进驻南苏丹以来,这支中国维和部队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受到联合国和驻在国有关方面的高度赞扬,维护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④当今时代,鱼龙混杂,美丑莫辨,许多人激浊扬清,承受波逐流,丧失了基本的审美标准,我们的新闻媒体应该理直气壮地鞭挞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维护社会道德与正义。
⑤如果说,初中的语文学习偏重于感性的话,那么,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的理性成分会明显增加,面对复杂丰富的学习内容,我们要学会提要钩玄,抓住关键,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
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离不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是相处之道,也是人生哲学。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李克强表示,政府下决心要推进全国医保联网,争取用两年时间,使符合转诊规定范围内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实现直接结算。
B.因《朗读者》这一档非常热门的人文类综艺节目,“央视一姐”董卿完成了从主持人到制作人的成功转型,倪萍对此表示非常欣赏。
C.他朋友遍天下,深受人们崇敬,主要是因为他很有教养,待人以诚,就连张青这种什么人都看不起的角色,他也以礼相见。
D.有人发文评论说等候在姚贝娜病房前的记者们都是没有关怀之心的小人,对此言论,许多人表示实在难以随便苟同。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但是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矛盾的。___________。这背后的理念就是知识分子应该对国家和社会发挥领导作用。
①因此,他支持北大的老师办《新青年》,学生办《新潮》,通过现代传媒把北大校园里的思想传播到社会中去
②一方面他期待北大成为一个“献身学术研究和自我修养的一个封闭的圣地”,与社会隔绝,静心做学问
③一位外国学者分析蔡元培对北大的期待就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
④他还提倡平民教育,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对平民进行宣传、教育
⑤但同时他又希望大学(特别是北京大学)能够担负起“指导社会”的责任
⑥他想通过这些方式,把北大的校园文化转化为社会文化
A.③②⑤⑥①④ B.③②⑤①④⑥
C.②⑤③①④⑥ D.③①④⑥⑤②
4.下列语句中,语言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
A.采访节目: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刚刚因病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B.某校新闻网: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