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上学期期末复习,25份)
- 资源简介: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
2017年12月25日+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12月26日+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12月27日+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12月28日+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四)-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12月29日+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五)-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12月31日+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1日+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四)-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2日+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五)-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5日+文言文阅读专题(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6日+文言文阅读专题(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7日+文言文阅读专题(三)-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8日+文言文阅读专题(四)-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9日+文言文阅读专题(五)-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日+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1日+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20日+周末培优-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21日+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2日+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2日+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3日+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4日+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四)-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5日+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五)-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6日+周末培优-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7日+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1月8日+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12月25日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6-2017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古人曾说:“晋人书取韵,宋人书取意。”在此以王羲之和苏轼为例,探讨一下晋人之“韵”与宋人之“意”。
以《兰亭集序》来说,当时它并不是作为艺术品来创作的,而是王羲之与亲朋故友一次聚会后的产物,是日常的文化生活记录,但王羲之以审美的生活方式和艺术素养,将这本来生活性的节目艺术化了。于是充满晋人之韵的书法杰作诞生了。它优美灵动,既迅疾多变而又平和蕴藉,笔法精湛而又似乎毫不费力。
这正说明了晋人之“韵”的特点。它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在自然恬淡的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许多成就,是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艺术空间可以发挥的楷书中取得的,其本意并不在书法,只是在将古典楷书改造为今体楷书的书写中,不经意体现出一种端庄而自然的美,这在后人看来就是一种真正的韵味。王羲之保持了严谨的法度,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取法范式。这应该是晋人之韵的特点:在自然的汉字书写中尽心而充满乐趣地把汉字写得尽善尽美,如此就在不经意的潇洒中既保持了汉字书写内在的法度,又在挥洒自如的熟练中时有意外的创造,从而留下极有韵味的美,此之谓“志气和平,不激不厉”。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这种艺术倾向的确颇似晋人风度,难怪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该作品是其生活状态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写得自然天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随手拈来,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浑然天成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悠然自得,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另外,在平正的楷书创作中,苏轼也尽量创造自己的特色,如《前赤壁赋》,这是其中年时期的精心之作,其字形多欹侧,而笔法既继承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多以左向倾斜之势出之,因此通篇作品既显得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摘编自董春晓《晋尚韵、宋尚意与汉字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韵”和“意”是前人对晋人书法特点和宋人书法特点的整体概括,王羲之的书法和苏轼的书法分别体现了晋人之“韵”、宋之“意”。
B.《兰亭集序》的书法特点可用“志气和平,不激不厉”概括,而《前赤壁赋》的书法特点可用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概括。
C.《兰亭集序》所记载的是一种日常文化生活,但王羲之却精心创作,以艺术化的手法使之成为一件充满晋人之“韵”的书法艺术品。
D.苏轼作品《黄州寒食帖》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意”指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苏轼的强烈个性以及作品中抒发的浓烈的情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书法既保持了汉字书写内在的严谨法度,又在挥洒自如的熟练中时有意外的创造,极富韵味之美,足为后世之人取法。
B.一般人认为楷书没有什么艺术空间可以发挥,但王羲之的观点与此相反,王羲之在书法方面的许多成就是通过书写楷书取得的。
……
2017年12月31日 每周一测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同样顶着“共享”之名的“共享汽车”,似乎给人一种不瘟不火的感觉,其火爆程度选选不及共享单车。
②通过低买高卖实现货畅其流,填补价值洼地,是市场经济最正常不过的经济活动,但与计划经济却扞格不入。
③10月6日,在素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17家博物馆的文博文创产品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济济一堂。
④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一场中雨猝不及防地突然降临,名为“小远”的安防巡逻机器人却在雨中从容“执勤”。
⑤经过附中三年的努力学习,理科成绩优秀、喜欢计算机专业的张强考上了北航,文科成绩突出的陈冰到复旦读了新闻系,这也算各得其所了。
⑥在荆轲刺杀秦王的时候,众多大臣袖手旁观,除了自己手里没有兵器之外,更多还是缘于贪生怕死的本性。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成功地实现了收视冠军。
B.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社会各界庆祝活动不断,央视新闻也开启了以“我中意的香港”为主题的互动平台。
C.《战狼2》电影意外走红,不仅以超50亿元的高票房打破了国产片在内地的票房纪录,还连续多日牢牢占据单日票房的榜首。
D.山西出台《全省审计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全省审计机关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本单位使用、占有的国有资产创办经济实体。
3.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
B.高考在即,学校领导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写道:“逆境锤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
C.某工地发生火灾,当地电视台当天及时发布有关部门通报:目前,该事故己造成8人死亡,35人受伤;我市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目前事故家属情绪稳定。
D.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林高手,医者仁心。”
4.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真正的贵族精神,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②__________
……
2018年1月20日 周末培优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6-2017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4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平坦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景象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帮助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用来…
2.下列加方框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孰能讥之乎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B.不随以止也 无物以相之
C.造物者之无尽藏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于人为可讥 何为其然也
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B.悟言一室之内
C.而今安在哉
D.渺渺兮予怀
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A.后代人犯了错并使之流传下去,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
B.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为它正名的事情,怎能说得好呢!
C.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
D.后代人犯了错并使之流传下去,却没有人能够为它正名的事情,怎能说得完呢!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5-7题。
黄冈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
……
2018年1月21日 每周一测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王老师是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七名博士生。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子,接受教诲的机会更多一些。
②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③岁末钱荒,互联网巨头们却趁火打劫,于12月下旬相继推出新的理财产品,分食流动性资金,这对于原本资金紧张的银行间市场简直是雪上加霜。
④我们在学习时,要不断积累,必须厝火积薪,厚积薄发,才会学有所成。
⑤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⑥实施“阶梯电价”本应是大快人心的改革之举,可问卷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项改革,所以改革还应慎重。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火星曾有生命说”对当今科学界还应进一步认识,我们对这种新发现也应持审慎态度。
B.振兴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本着以公平均衡为原则,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对高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并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的院校。
C.法新社援引李克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的话称,李克强的表态意味着中央政府将在大范围削减开支上做出表率。
D.作者善于示范从分析和搜选资料入手一步步地去解决问题,提纲挈领地抓住问题的症结,善于层层剥笋似地逼近问题的核心和实质。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代散文不仅写得精炼含蓄,富于文采
②中国古代的散文是属于贵族的文体,是一种精英文学或高层叙事
③由于散文只是士大夫们“呈才使能”的文化专利
④而且在审美格调上纯洁雅致,远离粗野俗气
⑤它们一般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
⑥同时由于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的洁癖和书写工具的限制
A.①②④⑥⑤③ B.②③⑤⑥①④
C.②③⑤④①⑥ D.①⑤③④②⑥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荆轲刺秦”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陶渊明赞扬他忠肝义胆,不畏强暴,视死如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