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5道小题,约14180字。
北京四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债券(quàn) 慰藉(jí) 自怨自艾(ài) 虚与委蛇(wēi yí)
B. 混沌(hùn) 参与(yù) 面面相觑(qù) 戛然而止(jiá)
C. 剔除(tì) 湮没(yān) 相形见绌(zhuó) 风驰电掣(chè)
D. 押解(jiě) 思忖(cǔn) 义愤填膺(yīng) 一脸横肉(hèng)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 慰藉(jiè) 自怨自艾(yì)C. 剔除(tī) 相形见绌(chù)D. 押解(jiè) 一脸横肉(héng)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歧视 誊写 鸠占鹊巢 鸦雀无声
B. 陷井 琐碎 自惭形秽 迫不急待
C. 端详 租赁 英雄气慨 讫今为止
D. 喝彩 帐簿 按步就班 兴高采烈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B. 陷阱 迫不及待 C. 英雄气概 迄今为止 D. 账簿 按部就班
点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现当代诗坛上,许多作家一生起伏不平、纵横捭阖,阅历丰富。
B. 中医治疗失眠症已有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应用的方药擢发难数。
C. 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无法通行,部队安步当车,前往救灾。
D. 科研攻关小组全体成员披星戴月、宵衣旰食,终于提前完成任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对象错配。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对象错配。安步当车: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不和语境。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的这篇论文,中心不突出,论据不恰当,结构不合理,一看就是敷衍应付的急就章,真是不刊之论。...
B. 面对不文明现象,一些人在网络世界里嫉恶如仇,在现实世界里却安之若素,两种表现形成鲜明对照。
C. 北京街头屡屡出现恶意损坏共享单车现象,有的车座不胫而走、有的车筐变形脱落、有的车轮歪七扭八。
D. 这一精心策划、制作精良的电视节目一经推出,收视率便傲视群雄,其他同类型的节目难以望其项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望文生义。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不和语境。不胫而走: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对象错配。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古装戏中,钦差大臣查访官吏政绩或是督办重案大案时,皇帝往往赐予尚方宝剑,大臣即可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B. 从一开始,“万人购房团”就只是虚张声势,发起人赚取了廉价关注,参与者除浪费时间、精力之外,别无长物。
C. 为了赶时间,许多年轻人在地铁上吃早餐。这种早餐方式不仅不健康,还让密闭的车厢变成鲍鱼之肆,影响他人。
D. 近日,业余摄影师卡里姆在阿尔及利亚的撒哈拉沙漠小镇艾因塞夫拉拍摄到一组不可理喻的照片——沙漠降雪。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便宜行事: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处理,不必请示。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望文生义。鲍鱼之肆: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望文生义。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对象错配。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唐代诗坛上,名家辈出,李白、杜甫合称“李杜”;元稹、白居易合称“元白”;李贺、杜牧则合称“小李杜”。
B. 现当代诗坛上,名作众多,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等。
C.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品塑造了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D. 19世纪法国优秀小说家莫泊桑,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截取片段,笔触细腻,思想深刻,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应为“李商隐”。
二、课内文言文
7. 下面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食之,比门下之客 食:给……吃 ②过其友曰 过:路过
③谁习记会 习:熟悉 ④约车治装 约:准备
⑤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管:管理 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脱:疏忽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过:拜访;管:钥匙
8. 下面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乘其车,揭其剑 (举起)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惭愧)
B. 臣窃矫君命 (假托) 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放逐)...
C. 彼实构吾二君 (勾结) 以逞寡君之志(快意,满足)
D. 吾子淹久于敝邑 (停留) 秦伯素服郊次(边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羞:感到……羞耻;构:挑拨;次:驻扎
9.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