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春》教学案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29 12:49:5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80字。
让学生动起来
——《春》教学案例
乐清英华学校初中部   刘立辉
  一、主题: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但朱自清先生的《春》语言秀雅清新,朴实隽永,更能让人感受到“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这本是一篇传统篇目,现在放在新教材中教学,如何体现新教材的“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的理念?如何教出新味?我大胆作了一次教改尝试,即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放飞自己的想象,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顿时活跃起来,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背景:
  2005年10月18日,我在初一(1)班上《春》这篇课文,我仅用了20分钟就结束了讲解,余下25分钟,我便放手让同学们进行自主探讨,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    本文中你最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或你认为文中哪一个句子,哪个词语运用得最妙?)
  2.    本文的哪一点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
  接着,分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五分钟后开始回答。
  三、过程(摘录):
  ……
  师:同学们归位,现在开始发言。
  (“呼”!几十只小手眨眼间都举了起来,有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让我说! ”)
  师:不要急,大家都有机会发言。
  生1:我喜欢春草图。因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表现了小草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同时“偷偷地”“钻”等词富于人格化。
  师:对!如果将“钻”字改为“长”或“蹿”行不行?为什么?
  生(齐) :不好。因为一改就平淡了,语言也不形象。
  生2:喜欢春风图。它从触觉、味觉、听觉等方面写出了春风温暖、鸟语花香的特点。比如“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中“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滋爱的感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春风佛面的感觉。
  师:太好了!掌声鼓励!(鼓掌)由这幅图你们可以联想到哪些古诗?
  生(混):“春风又绿江南岸! ”“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吹又生。”“千里莺啼绿映红。”
  师:继续发言。
  生3:我想最妙的应该是春雨图。在作者笔下,春雨最具有诗意:有“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形,有“斜织”、“薄烟”的状,更有雨下的树叶和小草的”绿”与”青”之景。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师:我插一句:为什么雨会“斜”织?
  生3:因为时令特点,“杏花雨”通常离不开“杨柳风”啊!
  师:妙!写草儿的青哪个词最传神?为什么?
  生4:“逼”字。因为小草颜色鲜艳得有点剌眼。
  生5:我最推崇春花图。这里既实写了色彩绚丽的桃花、杏花、梨花,又大胆跨越了时空的界线。虚写了桃儿、杏儿、梨儿,并且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还有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师:侧面描写在哪?
  生6:写成千成百的蜜蜂和蝴蝶。
  师:为什么写这些?
  生6:花香才会“招蜂引蝶”嘛!(掌声不断。)
  ……
  生11:我回答第二个问题。写文章要像朱自清先生一样,热爱生活,深入生活,观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