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6400字。
新沂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月考
语文试卷 2005-9-25
本试卷分I、II两卷,总分150分,第I卷共45分,第II卷共10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第I卷(共45分)
一、(共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角色(jiǎo) 谙熟(ān) 悲天悯(mǐn)人 暴戾恣睢(suī)
B.执拗(nìu) 关卡(qiǎ) 情不自禁(jīn) 针砭(biān) 时弊
C.甄zhēng别 巷hàng道 瞠tāng目结舌 百舸争流(gě)
D.不啻(chì) 遏止(è) 亘(gèn)古未有 思忖cūn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凄厉 出类拔萃 锲而不舍 再接再厉
B. 斑谰 蓬荜增辉 至高无上 风华正茂
C.敷衍 痴心忘想 枉自菲薄 激扬文字
D.诧异 废寝忘食 峥嵘岁月 挥斥方遒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例如,“在哲学领域里,没有一条真理是能够不引起争论和怀疑的;而其他的科学又都从哲学里取得原理。(《方法论》)”
B.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C.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箓和咒语)。
D.我们每学会一种新的语言,都会增长新的体验——而世界上的语言何其多啊!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决不__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②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就是要逐步__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__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希望 熟习 难免
B、希望 熟习 不免
C、企望 熟悉 不免
D、企望 熟悉 难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灭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马克思以自己十七岁的年纪向社会发出了自己浩大的职业理想宣告,在与伟人的对话中,我们应该尝试着考虑自己一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D.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伟大人物,也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但又有谁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这类教诲了呢?
6.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两句应当是()
①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 。
②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 。
①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②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
A.aa B.ab C.ba D.bb
7.阅读辛弃疾《沁园春》一词,填入词中甲、乙两处的词句是()
三经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甲)。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