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5810字。
高一语文试题(三、五、六单元)
(友情提醒:请把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54分)
一.(27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携手(xié) 镣铐(liáo) 蜿蜒(wǎn) 不可估量(liáng)
B. 缔造(dì) 气氛(fèn) 草拟(nǐ) 梦寐以求(mèi)
C. 兑现(duì) 给予(jǐ) 了望(liào) 繁芜丛杂(wú)
D. 诽谤(fěi) 呼吁(yù) 诺言(ruò) 义愤填膺(y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签署 气馁悲观 永保生机 浅偿辄止
B.污篾 摇摇欲堕 豁然开朗 骇人听闻
C.渎罪 不言而喻 忠心喜悦 心急如焚
D.蜕变 砥砺品格 汹涌澎湃 无济于事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⑴它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 黑人的漫漫长夜色。
⑵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 。
⑶实践证明,人的大脑愈用愈发达,不用就 。
⑷马克思在他研究的和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 的发现。
A.束缚 权利 退化 独到 B. 束缚 权力 蜕化 独到
C.约束 权利 退化 独特 D. 约束 权力 蜕化 独特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学时代,对人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风华正茂的同学们千万要珍惜。
B.擦皮鞋的行为又兴起,见得多了,我们也慢慢不以为然起来,况且这确乎是一种正当的行为。
C.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D.本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经过百折不挠的斗争,终于胜利地建立了新中国。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C.闲聊之中,姐姐忍不住问小芳:“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你伤心流泪的地方?”小芳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D.最近,班级将举办一次以“诗与生活”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希大家积极报名参加。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我厂革新改造初见成效,2002年产量增长50%,消耗下降了一倍。
B.李阿姨坐桌旁,一边站着一个孩子,十分可爱。
C.苏东坡、辛弃疾虽然都属于豪放派,但是词风差别很大。
D.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通讯的通畅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7.下列句子划线部分语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代中国的广大青年,要继续发扬和继承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
B.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
C.中国人民正在进行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
D.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晋军函陵 B.非能水也
C.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D.进则思赏,退则思刑
9. 找出与“忌不自信”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能谤讥于市朝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0-12题。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