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20字。
《端午日》教学案例
中山市小榄中学 夏小英
一、 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着重描写上个世纪初湖南的一个乡村人们过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对我们的深刻影响,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的内涵。由于政府的重视及珠江三角洲优越的自然条件,小榄每年都有龙舟赛事,因此,学生们对端午节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本文最适宜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二) 教学步骤
1、说说我们怎样过端午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起我们怎样过端午节,学生立即情绪高涨,纷纷叙述自己家里吃粽子,拜神的事,说了自己去看划龙舟的情形,说了自己所在的片区划赢之后的庆祝。由于早两天已经布置同学们搜集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所以对端午的来历,大家也都有一定了解,通过叙述,学生对场面描述的口头表达得到了锻炼。
2.诵读课文,通过与本地及现在过端午进行对比,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了避免朗读的盲目性,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教学步骤主要设计主要围绕“写什么”和“怎样写”及“学习写”三方面展开。通过“写什么”这一环节了解上世纪初湖南乡村是怎样过端午的,对比现在我们过端午的情形,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了解文章大意。理清写作思路: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通过怎样写,学习场面描写,在争看划船一段中,作者描写了人们争相到长潭观看赛龙舟的场面、赛船场面及胜利领奖三个场面,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第二个场面的描写,讨论既然重点在赛船,能不能不写第一、三两个场面,为什么?通过讨论分析,学习了场面描写和正侧面描写的作用和意义,再请同学们详细介绍小榄赛龙舟的情形,巩固了对场面描写和正侧面描写的掌握,然后联系上周举行的初一年级拔河比赛让学生进行场面描写训练。最后以过端午,纪念屈原,继承传统,增强爱国精神结束全文。
二、 精彩片断(一)
师:同学们,庆祝的锣鼓敲了一年又一年,纪念的龙舟划了一代又一代,比较一下,上个世纪初作者所描绘的划龙舟与我们现在的划龙舟相同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来描写这场龙舟赛呢?
生:作者写了划船人的动作,写了带头人的外貌,写了声音。感觉很热闹。
生:我觉得可以写得具体些,也许会更热闹。
生:今年我们片区的划船队员就穿了嫩黄色的外套,袖口和领子是白色的,扎着红腰带,很整齐,很威风。
生:绿色的水,彩绘的龙舟,色彩鲜艳,很有喜气。
生:船桨击起“哗哗”的水声,这时跟本听不见,只听到喧天的锣鼓声和着岸边的“加油”声,真是又雄壮,又热闹。
生:我觉得大家讲来讲去,其实场面相差不大,只是书上画的是木房子,我们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