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初2015级2014-2015学年(下)三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14590个字。
重庆一中初2015级14—15学年度下期三模考试
语文试卷2015.6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众人和邻居见这模(mó)样,忍不住的笑。
B.戏曲尚未萌芽,诗歌却已奄奄(yǎn)一息了。
C.美丽的长寿湖湖面上飘着塑料袋,很是煞(shà)风景。
D.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lěi)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缀泣霎时花枝招展
B.响晴郎润苦心孤诣
C.惊惶清洌遍稽群籍
D.做揖屏障无精打彩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可用句后括号内的词替换后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
A.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别出心裁)
B.詹妮玲珑剔透,我真担心自己会被她笑话。(聪明伶俐)
C.传统的家长会、家访,能被“电话家访”取代吗?教师、家长和专家对此莫衷一是。(各执一词)
D.黄土高原哪,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心惊肉跳)
4.《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上张着灰色的幔。”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个句子不是比喻句,其中的“张”字,体现了语言的生动形象
B.这个句子是比喻句,其中句子的本体是“灰色的幔”
C. 这个句子是比喻句,其中句子的本体是“乌云”
D.这个句子是比喻句,其中句子的本体是“天”
5.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
6.参照下面示例中加点词的用法,自选一组词语,写一句话。(要求:不得选用示例中加点词语)(4分)
示例1:他禁不住使劲拧了一下,于是堂弟“哇”地一声灿烂地哭了起来。(余华《现实一种》)
示例2:江水在船舷边翻开,退去,宽阔江面上的轻声喧哗包含着无奈何忧伤,是一种凄凉的情景。(孙甘露《入夜出门》)
7.综合性学习(10分)
2015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国家对这件事格外看重。请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的“文字狱”,建国后的文化大革命,这些让中国始终无法形成代代沿袭的阅读传统,阅读自然难以蔚然成风。
材料二:中国人已经不迷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书籍很冷淡;中国人又不太情愿相信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半信半疑,只懂皮毛;中国人对当前的泡沫文化很无奈,甚至很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