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案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27 18:4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00字。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宁波荣安实验中学 刘纯赟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抒写人生感悟,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将是本单元的德育目标。《在山的那边》是一首现代诗歌,全诗通过“山”与“海”这两个对立意象述说“我”一次次的翻山越岭寻找心中的海来解释人生的道理:虽然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
这首诗歌放在全书的第一篇,其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对于初一的新生来说,对诗歌“意象”这个词缺乏理解,因此引导学生认识意象,了解诗歌正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的,这将是本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为是诗歌,所以朗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
1、 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 理解“山”与“海”这两个意象,进而理解诗歌的主题。
3、 理解诗歌的用词。(个别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4、 培养学生为实现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指名一学生朗读课后的补充材料(诗人关于诗歌创作的回忆),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作者王家新“小时候”有个怎样的“隐秘的想望”,而且这个“想望”影响了他的一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歌《在山的那边》
  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尝试感知
1、 自读诗歌,要求:
  ①扫清字词障碍
②整体感知诗歌的内涵
2、 同桌间互助合作解决字词困难,交流读后感。
3、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指正字词含义,引导学生明确诗歌主题。(重在展开联想,想像着翻山越岭后见到大海的过程,从而得出诗歌的主题)
  ①共同无法解决的字词。
  ②读了诗之后,你觉得诗歌写的是什么?

三、尝试分析
  出示第一组尝试题
1、 再读诗歌,思考诗中“山”与“海”各有什么深层的含义?
山:重重艰难险阻      海:理想境界
2、 诗歌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主题的?
诗歌通过叙述一次次爬山想见到大海,并且不怕失败,终于见到了大海的经过表现了:实现理想虽然有着千辛万苦,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理想终将会实现的。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