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测试(B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鞭笞(chī) 濯足(zhuó) 自怨自艾(yì)
B.整饬(chì) 昏愦(kuì) 屏气敛息(pīnɡ)
C.甄别(zhēn) 骁勇(ráo) 立功赎罪(shú)
D.省亲(shěnɡ) 押解(jiè) 一叶扁舟(biǎn)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B.“屏”应读“bǐnɡ”;C.“骁”应读“xiāo”;D.“省”应读“xǐnɡ”,“扁”应读“piān”。本题所涉及的汉字读错几率较高。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恪守 察颜观色 销赃 闲情逸致
B.藩篱 扑朔迷离 通牒 貌合神离
C.癖好 裨官野史 幅员 励精图治
D.联袂 相濡以沫 翱游 明查暗访
解析:本题考查易混淆的汉字的能力。A.颜—言;C.裨—稗;D.翱—遨,查—察。这四个汉字在语文生活中极易混淆。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学生阅读的______,藉此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②从2002年起,山东省______3+X的高考模式。
③由于洪水泛滥,西伯利亚的雅库茨克市受到严重威胁,5月20日,至少3500人从市郊被______到市中心。
A.品味 实施 疏散
B.品味 实施 遣散
C.品味 实行 遣散
D.品位 实行 疏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具体语境选用词语的能力。“品位”为名词;“品味”为动词。“实施”指法令、计划、政策等的实行;“实行”指实施、执行。“疏散”指把集中的人员、装备、物质分散开;“遣散”指机关、团体、军队等解散。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北京人的菜篮子再也不是萝卜、白菜、土豆当家了,南方菜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B.三十年前,他学建筑,我学法律,如今我们异曲同工,为开发区建设贡献力量。
C.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D.大自然的神奇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绘的,只有设身处地地看一看,才能真正领略到她的魅力。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成语的使用。“喧宾夺主”,指客人的声音压倒主人的声音,比喻次要的压倒主要的或占据了主要地位;“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都收到了同样的效果;“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意思是替人着想。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不能依靠技术进步来提升经济结构,而是依靠外延扩张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将导致风险投资的误区。
B.俄罗斯发表声明予以这一劫持人质的事件谴责,认为这是野蛮的行为;而车臣反政府武装则声称俄罗斯军队在车臣的所作所为是野蛮的行为。
C.被誉为20世纪十大发明的青霉素的发现,使人们的平均寿命上升了10年,由它衍生的抗生素药不下百种。
D.寓言的写作与阅读似乎都需要一点智慧和雅兴,现代人不乏智慧,但忙碌的心态又使人难得一点雅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改“导致”为“陷入”,与后面的“误区”搭配;B项语序不当,改为“对这一劫持人质的事件予以谴责”;C项赘余,去掉“的发现”。
答案:D
6.下面各句括号内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漂流要闯过48道明滩暗礁,沿江两岸,_______雄奇险艳中透出清丽妩媚。
(2)有人说,生命是晚霞衬落日,_______三月阳春和白雪;是宝马快刀,金貂美酒;是孤月冷歌的漂泊。
①山花吐香,清风送爽,茂林修竹,飞瀑流泉,危崖耸峙,奇石满布。
②危崖耸峙,奇石满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竹,山花吐香。
③万里平沙落秋雁,青松立峭壁。
④青松立峭壁,万里平沙落秋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语意连贯的能力。本题不仅要考虑语意的连贯,还要注意意境的和谐以及语序的得当。如本题中体现意境的一句是“雄奇险艳中透出清丽妩媚”,其中,包含两种意境:“雄奇险艳”和“清丽妩媚”,并且前后顺序不可颠倒。另外,还要注意句式的和谐对称,如本题(2)是整散结合的句子,其中空出的两句正是与前后句构成整句,只要注意句式的整齐,就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答案:D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净,不严而治。会与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厅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挥者。自德深至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