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课时,约2437个字。
1、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计划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2、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教学重点:是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教学难点:是对无数座山的理解。
学情分析: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首诗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诗的第一节,诗人以孩子的口吻些,容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
二、检查预习
1、读一读,写一写。
痴想 隐秘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漫湿 一瞬间
2、解释词语:痴想 隐秘 凝成 诱惑 喧腾 瞬间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句的含义
1、教师范读。
2、各自练习朗读。
3、内容研讨。
(1)诗中的“山”和“海’’除字面意思外,还蕴含什么意思?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然后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可由教师鼓励学生探究回答,答案不必求统一,让学生在听读讨论后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
四、精读品味
对诗歌有了大概的了解,还要品读诗歌形象而精练的语句,好的诗句总有画龙点睛之处,品读这些诗句,就能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获得思想启迪。
1、自主、合作探究:小黑板出示思考题,学生思考:
(1)自由朗读诗歌第二节,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到全新的世界,实现人生理想的?
(2)找出你认为最形象、精练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小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抓住不同的语句谈感受,体会到诗人用群山和大海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的信念;并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只要战胜困难,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
3、朗读指导: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
(1)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2)学生齐读、分读。
4、教师小结:诗人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只要战胜困难,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这首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就要一次又一次地鼓起信心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