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0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语文
一、 识记与积累(1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罗绮(qǐ) 倾圮(pǐ) 跫音(qióng) 妖童媛女(yuàn)
B宁谧(mì) 熨帖(yù) 花蕊(lěi) 游目骋怀(chéng)
C譬如(pì) 亵渎(xiè) 铁砧(zhān) 怅望低徊(huái)
D拜谒(yè) 要著(zhāo)喟然(kuì) 杀一儆百(jì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座落 坚忍 神密莫测 浅尝辄止 B安祥 暇想 声名狼藉 死有余辜
C平空 装潢 永葆青春 衰草离披 D赋与 烦躁 走投无路 门廷若市
3、依次填人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李思佳同志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以后一直在湖南师范大学 。
②大学生们学习紧张,经常发生丢三落四的现象,因而遗失 随处可见。
③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A就教 启示 祛除 B就教 启事 驱除
C执教 启示 驱除 D执教 启事 祛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令人遗憾的是这套生产流水线存在工艺技术问题,试车时,开了停,停了开,屡试不爽,最终报废了事。
B这则笑话,将旧中国办事推委、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
C《水浒传》英译本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西方单行本为《猴》,《红楼梦》的俄译本是《红色阁楼里的梦》,中国读者对此简直不可理喻。
D他生活底子厚实,知识渊博,所以写起作品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今年他们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了生产,创造了利润竟高达一千万之巨。
B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C如果作者的想像脱离了实际,过于夸大人物的事迹,反而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D我们的李老师,每个星期一要到教师进修学院去上课。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怎么了?你。”他关切地问道,“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B省委负责同志向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介绍了我省明年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
C不久,国民议会迁到法皇的内宫凡尔赛去(在巴黎城西南十八公里)。
D古人清明踏青往往还举行体育活动:踢球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等等,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喜爱。
(二)填空题。(6 分)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① ,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微风过处, , 。(朱自清《荷塘月色》)
③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 。(鲁迅《自嘲》)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