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一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2/28 12:3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导学与同步训练》
第五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 杨 柳
【导学】
一、作者简介
恩格斯(1820—1895),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生于德国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1844年与马克思相识后,就一起献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1847年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1月,与马克思共同起草了同盟者纲领,即《共产党宣言》。马克思逝世后,他坚持完成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并成功地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一直到他病逝。
二、课文理解及思路
1.中心思想
全文高度评价马克思在革命理论和斗争实践两方面的突出贡献,赞颂了他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终身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深切悼念。
2.内容、结构
本文是恩格斯于1883年3月17日在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发表的讲话。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简要叙述马克思逝世时的情景,指出马克思的逝世是无产阶级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第3—8段),具体论述马克思在革命理论和斗争实践两方面的突出贡献。
第三部分(第9段),表达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深切悼念之情。
三、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悼词,同时也是一篇评述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卓越贡献和斗争精神的议论文,还是一篇著名的演讲稿。
四、写作特点
1.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
2.语言准确生动,饱含深情。

【课课练】
一、基础知识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    ,是     于1883年3月17日在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发表的讲话。 
2.这篇课文采用了以    为主,与    、     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情况和他的革命实践活动一般是采取____  的表达方式。
对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评价是采取_________的表达方式,而     的表达方式贯穿在整篇讲话中。 
3.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1)肤(   )浅:
(2)嫉(   )恨:
(3)豁(   )然开朗:
(4)得心应(   )手:
(5)纷繁芜(   )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