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鱼洞中学
2004学年度高一语文半期考试题
第Ⅰ卷[45分](命题人:彭存明)
[说明]:①全卷共150分,150分钟完成,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全写在后面的专备的答题卷上。
②注意阅读题目,有的是联招班学生做,有的是普招班学生做。没作说明的题目,
普招班和联招班都要完成,请同学们做题时务必看清题目要求。
一、 (每题3分,21分)
1、 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袅娜niǎonuó 参差cēncī 渺茫miǎo 宁谧mì
B、坍圮tānpǐ 蝉蜕tuì 熨帖yù 拜谒yè
C、寥廓liáokuò 隽永juǎn 浮藻zǎo 笙箫shēng
D、佝偻gōulóu 做窠kē 踟蹰zhíchú 枯槁gǎo
2、 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峥嵘 漫溯 星辉斑澜 哀怨彷徨;B、缥渺 漪沦 剩菜残羹 一筹莫展
C、霎时 恪守 蓊蓊郁郁 声名狼藉;D、蓑笠 膏腴 游目聘怀 迥然不同
3、 下列加点词语或加线句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方遒(强劲有力);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跫音(脚步声); 妖童媛女(打扮妖里妖气)。
B、 眉黛(青黑色的颜料);安谧(宁静);
隽永(指诗文等意味深长);微不足道(微小得不值一提)。
C、 邻之厚,君之薄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吾其还也(助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忌不自信(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句)
D、 少益耆食(通“嗜”,喜爱);敢以烦执事(对别人的尊称);
图穷匕见(喻事情到结尾时,真相全显现出来)
4、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事,他一个人独处时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令人无法理解且永远也用不着去理解的问题。
B、虽然遇到了许许多多困难,但他凭着自已多年积累的经验,加上卧薪尝胆,终于在工程即将上马时如期解决了。
C、刚进入高中,还不太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作业不懂得规矩,特别是作文,字迹潦草、文不加点者比比皆是。
D、 生活老师刚踏进男生宿舍302室,眼前杯盘狼藉的情景使他不由得皱了皱眉,马上布置学生重新打扫一遍。
5、选出下列空格处依次应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①、他确实太想使母亲骄傲了,且这种心情很急迫, 使“想出名”这一念头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灵。
②、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 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③、这次学校学生会成立时,本来邀请她作为大会特邀嘉宾上台就座并代表学校发言,但她 嗓子不好。
④、新公司成立之初,总部原本打算 一批年富力强、有开创精神的一线骨干,但没有想到却遇到了重重阻力。
A、以至 雀跃 推托 起用; B、以致 雀跃 推脱 起用;
C、以致 跳跃 推脱 启用; D、以至 欢跃 推托 启用;
6、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学校文学社成立大会在会议室如期举行,到会的近百名与会者,就如何搞好文学社展开了热烈讨论。
B、 他之所以成绩不够理想,除了客观因素外,最主要的是他平时上课时不能控制自已、精力不够集中。
C、 动物疫检部门严格实行《疫检条例》,执行“严管重罚”,在国庆期间让全市人民能够吃上“放心肉”。
D、 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问、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反对抄袭等不良学风。
7、[普招班学生做]下面是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内在结构上是循着情感思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这一思路的。
B、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纪传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和编年体的《战国策》。
C、 徐志摩,笔名云中鹤,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