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讲学稿
- 资源简介:
约84590个字。
七年级语文(上)讲学稿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授课教师:
科目 语文 教学班级 七年级班 教科书名称
及册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周课数 总课数 考测次数 2
本学期教学任务、目的及具体要求:
初一语文备课组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探索中考思路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传授语文知识为重点。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而努力。认真落实学校年度工作思路的具体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借鉴以往语文的教学经验,不断总结完善教学方法,使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从容面对中考两方面都能得以丰收。
1.重视教学常规工作:充分认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团结奋战,资源与经验共享。平时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使提高教学质量、目标落到实处。
2.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加强备课组活动,做到资源共享,做到定期研讨,围绕培优抓差,探索方法,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新授与复习并举:在完成课时的基础上,尽量增加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增加知识储备量。
4.加强学习,了解近几年中考信息,分析、探索中考思路,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教科研理论,并结合起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任课班级学生状况分析:
本届毕业生经过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面对语文考试,学生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部分学生在语音、字形、字义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2.在阅读文章时,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都需大幅度的提高。
3.文言文知识的积累还不够,尤其是文言虚词和实词的理解还需不断加深。
4.学生在文学常识、语法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5.学生作文在遣词造句、布篇谋局、审题立意等多方面都急需提高。
教学的具体策略:
1.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2.不忘学科的特殊性,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3..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
4.培优辅差。
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
单元内容 教学内容 课时 周次 实际进度
第一单元
童年梦痕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 第1周
2 雪地贺卡 2
第2周比较•探究 2
鉴赏•评论 1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1
阶段复习与检测 1 第3周第二单元
秋日撷英
3山行 2
4]天净沙秋思 3
第4周比较•探究 1
鉴赏•评论 2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1
第5周阶段复习与检测 2
第三单元亲情歌吟
5背影 2
6慈母情深 2
第7周比较•探究 1
鉴赏•评论 2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2 第8周
期中复习与检测 3
第四单元
品行善恶 7农夫和蛇 2
第9周8渔夫的故事 1
比较•探究 2
鉴赏•评论 2 第10周阶段复习与检测 3
第五单元
生命礼赞 9猫的故事 2 第11周10最后一片叶子 3
比较•探究 3 第12周鉴赏•评论 2
阶段复习与检测 1
第13周第六单元
性灵愚慧 11皇帝的新装 3
12童区寄传 3
比较•探究 2
第14周鉴赏•评论 2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1
阶段复习与检测 第15周
期末复习与检测 第一单元复习 3 第16周第二单元复习 2
第三单元复习 3 第17周第四单元复习 2
第五单元复习 3 第18周
第六单元复习 第19周
期末复习与检测 第20周
第一单元童年梦痕
主备人:高振中审核人:申文彬审核时间:
学科组长签字:教科处签字:
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注意字词句的积累和应用,能正确识记、熟练应用。
2、能了解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体裁,作者、出处和相关的文学常识。
3、了解叙述故事的要求:清理要素,讲清关键情节。能用简介的语言复述故事。
二、能力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2、学习铺垫的写作方法,了解人物语言,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三、德育目标
1、懂得珍惜纯正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与信心。
2、学习长妈妈、卖灶糖老汉作为底层劳动人民所具有的仁爱、善良的优秀品质
单元阅读指导
本单元以童年生活为主题,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注重涌读,通过富有感情的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从而提高朗读水平,培养审美情趣,养成好的语感。在涌读中清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将整体感知与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有机结合起来,仔细钻研课文内容,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3、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1、3,本文的第2自然段
三、教学用时:3课时
四、课型:讲读课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指导思想: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
3、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二)、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明确目标
1、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简介作者和作品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从1907~1936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3.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引导学生注字音,解释课本未注释的词)
缠络chán 相互缠绕在一起豁huò 此处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