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网络 凭吊 再接再励 B、精彩 必竟 无可奈何
C、踌躇 喧闹 记忆犹新 D、烦躁 困顿 怨天忧人
2、下列句子中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青年学生风华正茂,应当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
B、他说话风趣幽默,经常说的大家贻笑大方.
C、这位同志学识渊博,能力很强,处理这类问题当然是游刃有余.
D、我们学习马列主义要掌握精神实质,不能生吞活剥照抄照搬.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大量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B、这个工作对他完全是陌生的,决心从头学起.
C、谁也不能否认这是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
D、据统计,某市15岁以上居民有153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70%多.
4、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赤也为之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青,取之于蓝 皆美于徐公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申之以孝悌之义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5、下列句子中的“见”字表被动的一句是( )
A、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B、于是入朝见先王
C、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D、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义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必蹶上将军
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此则寡人之过也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8、选出对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 )
焉用亡郑以陪邻?
A、怎么能因为要灭掉郑国而让邻国也伴随着一起灭亡?
B、为什么要灭掉郑国去增加邻国的土地?
C、哪里用得着让郑随着晋国一起灭亡?
D、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去增加晋国的土地?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又叫“曲子词”,还叫“诗余”、“长短句”产生于隋,兴起于唐,宋走向鼎盛.
B、先秦历史散文体例多样,有编年体<<左传>>;国别体<<战国策>>。
C、<<战国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它是由西汉学者刘向编写而成的,分十
二策,共33篇.
D、我国后人把<<论语>><<中庸>><<孟子>><<大学>>并称为“四书”.
10、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