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十一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中语文练习试题
-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9030个字。
北京市三十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期中语文练习
2011.11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氛围(fēn)星宿(sù)颓唐(tuí)高屋建瓴(línɡ)
B.模样(mú)田圃(pǔ)恣睢(suī)随声附和(hè)
C.倾斜(qǐng)旁骛(wù)萧索(xiāo)脍炙人口(kuài)
D.鄙夷(bǐ) 鸟瞰(kàn)贮藏(zhù)惩恶扬善(chěnɡ)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期盼——不期而遇B.满载而归——载歌载舞
C.接触——触类旁通D.走投无路——情投意合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学习上要有滴水穿石,坚持不懈的精神。
B. 两位同窗挚友一别数十载,今日却在他乡不期而遇, 一时感慨万千,老泪纵横。
C. 面对利益诱惑,有些人往往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以致上当受骗,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D. 小红在班会上表示,虽然她的成绩只达到班级平均水平,但她一定刻苦努力,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书法是以自由精神为艺术创作手段的。其本质形式是通过汉字书写,笔墨留下的线条起伏的轻重粗细、行笔速度的快慢顿挫和空间布局的大小疏密,,。
A.线条产生了优美诗意和流畅的节奏感,正是这些线条粗细与疏密造就了书法的魅力。
B.使线条产生优美的诗意和流畅的节奏感,正是这些线条自由运行的变化无穷造就了书法的魅力。
C.线条产生了优美诗意和流畅的节奏感,正是这些线条自由运行的变化无穷造就了书法的魅力。
D.使线条产生优美的诗意和流畅的节奏感,正是这些线条粗细与疏密造就了书法的魅力。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家长只知道给孩子钱,却不知道怎样教孩子合理地花钱。
B.学校就像一个温馨的家,让我们感到安全、亲切、温暖、快乐。
C.“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孩子喊道。“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
D.不是每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便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便成了空壳!
6.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①《行路难》②杜甫③《望江南》④《渔家傲》⑤柳宗元⑥《孟子》
⑦《武陵春》⑧《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⑨《江城子•密州出猎》
A、①②④⑨B、②④⑥⑧C、③④⑤⑦D、④⑦⑧⑨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共5分)
(1)______________ ,日晚倦梳头。(1分)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1分)
(3)________,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1分)
(4)《出师表》中表现当时作者的个人志趣是:_______,________。(2分)
8.名著阅读(3分)
《论语》是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①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过去蒙童教育的必读、必背之书。书中很多章节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②之间的辩证关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则强调了学习时③的重要性。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周活动。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我国是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4分)